这可真不少了,最主要是李小寒居然买了醇酒,掌柜的惊讶的扫了一眼李贤东,这当爹居然纵容女儿如此胡闹。
李贤东倒没有惊奇,今日他们又卖了大半两银子的棉花梳呢,而且自己女儿,那是被亲娘点拨过的,花的这点钱虽然也心痛,但不算什么。
掌柜的见李贤东没有异议,他自然没有乐得做成一笔生意,乐呵呵的去用装酒。
事实上,李小寒心内也不容易,她原以为现代酒贵,想不到古代酒更贵,就这普通浊酒,都比米价贵。
不过想想也正常,古代大多是粮食酿酒,即使最普通的浊酒,也是粮食酿制的,那自然是比粮食价格贵。
掌柜分完酒,打包装好。
李小寒留看了一下,掌柜见他们背了背篓,还贴心的给他们用厚厚的稻草围着,这样便不怕相互碰撞,打碎了酒坛。
“这醇酒价贵,姑娘还是捧着好。普通浊酒256文,好酒512文,醇酒400文,加上2文一个坛子,合计1180文。”
李小寒小心翼翼接过醇酒,400文呢,自然是捧着了。
这辣椒酒,如果不能成,那就亏大了。
第49章
买了酒, 李小寒和李贤东又去了仁和堂,这个时候,很多香料既是香又是药, 都是在药堂买的。
今日的伙计还是小石师傅, 话说, 小石师傅没认出新鲜杜仲的事情后,好像一直在前面店铺轮值着。
也不见小石师傅不乐意, 每次见都乐呵呵,这次也是一边称香料一边好奇问道,“李姑娘买香料做什么?”
大部分香料可是比酒更贵的贵价货。
“做点卤味,调点药酒什么的。”李小寒回道。
现时酒价虽然贵,但是却也流行饮酒,没见普通人家李贤东新居入伙这等大事, 也是勉力一桌上了一坛子酒。
饮酒流行, 药酒也流行, 比如金盘露, ‘水和姜汁造曲,浮饭为酿, ’《事林广记》中亦记载‘惟用麸面、蓼叶为拌, 假其辛辣之气’造酒。
不过这种药酒, 一般都是那大家大族或者专门酿酒人的秘方, 小石师傅再想不到李小寒居然还会酿酒, 便好奇问道, “你还会酿酒?哪里学的?”
李小寒笑眯眯, 也看不出到底是不是心里没底, “我如何会那种。只是听人说过,忍不住想试着玩一玩。”
只是听人说过, 听人说了之后,人家还盛情邀请她去旅游,去看过酿造过程,还在人家家里连喝带的拿回家了。
李小寒要塞钱,饭搭子朋友还不肯要,生气,“你给钱就是看不起我,不当我是朋友。咱们这个辣椒酒,你就是个知己人。知己不谈钱。”
李小寒无奈,只能回家搜罗了好些自己家的特产寄过去,这才罢了。
小石师傅看不出话中真假,只能认真给她称香料,不过是一些常用的桂皮、柏叶、茴香。都挺贵,尤其胡椒,贵得李小寒都心肝肉疼,只敢买一丢丢,真的只有一丢丢。
这个钱,出得连李贤东都手抖,毕竟酒水还是看得着,但是香料,在李贤东看来,那就是一小撮的树叶树皮,不当吃不当喝的,如何能值这么多的钱。
“爹,别心痛,这次买了,以后能用好久呢。”李小寒心中发誓,必定一丁点一丁点的用,用它三四五六七八个月,“再说,以后我帮你把这钱挣回来。”
李贤东努力扯开一个艰难的微笑,“没事,你用着就成。”
小半两银出去了。
两人第一次逃似的走出仁和堂大门,真可怕,好像会抢钱的巨兽。
出了仁和堂,李小寒问道,“爹,要不要去买点肉,家里新鲜的肉没有了。还有娘怀上了,得吃点好吃的。”
李小寒记得,孕妇好像不宜天天吃腌制品,亚硝酸盐多。不过这个时代,谁家也没有天天腌制的肉吃到饱是真的。
“成。”李贤东答应得很快,盼了多少年的肚子啊,再怎么省都不能在这方面省。
于是两人再次来到肉摊子,因着来得晚了,最受欢迎的板油、肥肉那自然是没有了的,竟然连那筒骨都没有了。
“怎么的连那骨头都没有了?”李小寒问。
以往这东西不是只得个骨头,丁点肉都没有,不受欢迎吗?
“姑娘,你不知道,骨头现在都涨到5文钱一斤了。大冬天的,家里烧炕呢,余温慢慢煨一锅骨头汤,煨到那骨髓油全出来了,再随便加点香蘑、芦菔、山药什么的,暖暖和和的喝一口。那滋味,可不要太好,整个人都是又饱又暖的。如今你要一早来,才能买得着骨头了。”屠夫解释道,“要不你看看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