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东伯,是我。”门外传来闷闷的回来。
李贤东打开门一看,是隔壁的大壮,“大壮啊,什么事。”
“贤东伯……”大壮犹犹豫豫,然后鼓足勇气说道,“我看到村里有人去后山砍石竹了,你自己留意一点。”
李大壮说完,转身就走,李贤东看着他跑走的背影,叹一声,“这孩子。”
嘴角却不由的带上一丝笑意,关上门回家。
“爹,是谁啊?”
“是你大壮哥,他来跟我说村里有人去后山砍石竹了。说完就跑了。”
“大壮哥性子直,心正。”
“是呀,大壮是个好孩子。”
两人话没说完,只听见大门又被扣响。
李贤东走上前去开门,疑惑问道,“大壮啊,是不是漏了什么?”
却不料,门外是族长和李信和,“族长啊,信和,怎么有空过来了?快,快进来。”
李贤东略带拘谨,忙将二人迎了进来。
“贤东啊,我今日是厚着脸皮过来的。”族长说道,“有人说,你做出的棉花梳,梳棉花又快又方便,我可以看看不?”
三人边说话边大步走,话还没说几句,已经走到屋檐下,李小寒笑眯眯,站起来喊道,“族长,信和哥。”
“哎,哎。”族长二人应道,“这就是,在做棉花梳?”
“是的,族长,我给你看看。”
李贤东手快的从厢房里抬出一筐棉花,随手拿起两把棉花梳,将一团棉花放在梳齿上,两梳子合上,刷刷刷的将一团棉花梳了出来,又轻又白。
“族长,你看,不是什么大功夫……”李贤东说道。
“族长,你看,是不是很方便很实用,我爹是不是很厉害。”
却不料,李小寒打断李贤东的自谦,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族长,笑眯眯的好像在求赞同,又像在说这么棒的棉花梳,我们可是要卖钱的,你能开得了口。
族长被这样一双眼睛看到略带惭愧,想要再拿捏一下的心不禁就散了,“贤东啊,张地主儿子要卖地,我这里有十亩地的名额。上好的旱田,八两银一亩,只要银子,你要几亩?”
李贤东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不敢置信道,“族长……族长,我……”
“族长,你觉得我爹这棉花梳,能值得几亩?”
族长认真看着李小寒,“我拿出来说,就是你说几亩就几亩。”
“那就十亩,我们全要了。”李小寒说道,“族长你别觉得我大开口,给你看这个。”说罢,李小寒从怀里掏出一张纸。
族长疑惑不解,接过纸张看到,“罗记布行碎布条收购文书。”
更加不解,继续看下去,“兹约定从十一月十五日始,至十二月十五日为止,罗记布行以五文一斤的价格,逢五交付十斤碎布条给平山村李贤东。双方以此为证。”
“你定了这么多的碎布条?”
“这些碎布条,虽然不够全族人分,但是这条路子,应该可以让族长你安抚某些人。我们得了这个地,总是要承族长你的人情,不让你难做。”
“棉花梳这个东西,看着也不难,做好却也不容易。想必过不了多久,棉花梳很快就很多人自己做了,不过这么大一个府城,周边村镇,总会有大半人买,毕竟这东西实在好用。而且,除了府城,族长你说会不会有人收了往外地去呢。怎么才能让我们平山村李氏一族的棉花梳成为最好的?”
李小寒循循善诱,“我有一点想法,族长你听听行不行。”
“首先,都是做棉花梳,用烂布头做的底子,和全新布条做的底子,哪个受欢迎,相信族长你是明白的。”
“以我爹的能力和胆子,总是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不过相信族长总比我爹有办法,城里那些绣坊什么的不说,平民路线的布行还有五家呢,就看族长够不够快了。”
“其次吧,做棉花梳的竹子,十分重要,我听我爹说,咱们李氏一族的石竹,是老祖宗特别移栽过来的,就是喜欢石竹这又坚韧又实在的品格。我爹可是把咱们李氏一族的石竹宣传出去了,到时,咱们李氏一族可不就是占了先机。”
“最后,族长,这样的大事,跟上次的杜仲又不一样,咱们族人自然是越快越好,你看我家地方窄,稍多一点的人便舒展不开了,不然你将要学的族人聚集在祠堂上,我爹去那里教?”
李小寒一条一条的列出来,李族长越听眼睛越亮。
“小寒侄女,真是聪明啊。生儿如此,是我李氏一族的荣幸。”
族长哈哈大笑,相比从棉花梳可以得到的利,族长尤其喜欢这个带头与布行签订文书、宣传李氏一族石竹之名和召集村人去祠堂,其中可以得到的势才是族长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