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视线默默移向亲爹头顶……啊不对,看错人了,他又默默地看向地板。大父,像您一样死了之后头顶还能充满生机的人可不多了啊。
赵太后有子,这就要涉及到嫪毐作乱,现在还有成蟜这一个大坑没处理完,真是一坑未平一坑又起。
比起尧山之战的胜负,赵太后和嫪毐作乱实在算不上什么,扶苏决定先把它放一边,以后再提醒亲爹,他在嬴政说完那句话后,顺势点了点头,表示很期待大母回咸阳宫,但是现在更想要弟弟。
嬴政扶额:“那是你叔叔。”
扶苏用控诉的眼神看着他,虽然一直喊错,但是理直气壮,教人无可奈何。
小儿天真可爱,可一直喊错也是个问题,左右扶苏也一岁了,也该认识认识自己的亲叔叔了,于是嬴政唤来谒者:“召长安君觐见。”
觐见?那不就是让成蟜来章台?那可不行!
扶苏想要做的是直接杀进成蟜家里,现在距离开战没有多少时间了,赵国与成蟜里应外合,总不可能是大军到了屯留才商量的吧,那多不保险,说不定一个没谈拢,成蟜就跟蒙骜一起把赵国灭了,所以扶苏猜测,此时赵国的使臣肯定已经跟成蟜接触过了,说不定就藏在他府中。
成蟜绝对想不到,这个时候嬴政会突然驾临他府中,许多痕迹都摆在表面,想遮都遮不住,有道是捉贼拿赃,现在过去正好能把成蟜和赵国使臣堵在府里,看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惜打算得好好的,事情却没有按照他预想的发展,嬴政根本不想出宫。
扶苏傻眼了,我熊了这么半天结果你就给我看这个?
眼看谒者要出发了,扶苏版熊孩子只能再就业,拉住嬴政的袖子就往外走。
“弟弟,我要去看弟弟。”
嬴政:“是叔叔。”
扶苏:“那就去看叔叔!”
扶苏牟足了劲儿拉扯袖子,然而一米九八的亲爹纹丝不动,扶苏努力了半天就只是在原地踏步,要不是披着小孩儿的皮,而且这件事确实很重要,扶苏都要罢工不干了。
嬴政没动,他以为以小孩子的力气,拽不了几下就会力竭,受挫了就会失去兴趣,然后乖乖坐在这等成蟜来。可惜他错估了扶苏,拽不动也要拽,主打的就是一个坚持,咱拿不出行动来也得让你看看我的态度。
两坨婴儿肥上写满了倔强。
嬴政只好解释:“你年岁尚小,不宜出宫,寡人让叔叔来宫里陪你玩也是一样的。”
打量的黔首聚居在一起就容易生病,尤其盛夏时发病率最高,先秦时的人不明白这是什么原理,只依靠着经验,在夏天时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大人尚且如此,何况扶苏这个小孩?为了防止他生病,嬴政说什么也不让他出宫。
此时的嬴政显然忘了,作为秦王的亲弟弟,成蟜怎么可能跟黔首一样住在里巷,他一个人的府邸就能占一条街了,门口都没有人路过,怎么可能会得病?
嬴政不许扶苏出去,任他这次怎么熊都没用,但是被儿子这么烦嬴政也不生气,搞得扶苏都不好意思继续作下去了。
他只能转移阵地,开始磨蒙骜,拽着袖子……哎袖子呢?
扶苏扑了个空,抬眼发现蒙骜穿的居然跟嬴政和吕不韦都不一样,那两人穿的都是深衣,袖子宽大得快垂到地上,所以扶苏才够得着,可蒙骜是个武将,他更喜欢穿利落的胡服。
自从赵武灵王试行胡服骑射开始,胡服正式传入中原,武将们大多都喜欢胡服利落的设计,但不喜欢胡服的图案,于是中原的裁缝们又将胡改了改,保留窄袖这一特点,在细节上加以改动,更适合中原人穿着,已经成为了武将的一种日常服饰。
蒙骜这件不仅是窄袖,为了骑射方便,他一直都是扎着袖子的,扶苏当然够不到,还差点因此摔了一跤,喜提亲爹一个嘲讽的“呵”。
扶苏倏然转头去看嬴政,想确认下是不是自己听错了,秦始皇怎么会发出嘲笑声呢?你崩人设了知道吗?
然而扶苏转身,看到亲爹眼神平静,嘴角也没有弧度,显然他很好地保持住了人设,那会是谁?
扶苏仰头观察两个文臣武将,发现自己头上的花白胡子一颤一颤的,显然杀敌所向披靡的蒙老将军并不擅长控制情绪,被扶苏抓了个正着。
接收到扶苏控诉的视线,蒙骜捋着胡子的手一顿,略有些尴尬。
都七十岁的人了,怎么能嘲笑一岁的小娃娃?何况这小娃娃他爹还是你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