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摇头:“良师难寻,现在开始找,等扶苏晓事时差不多才能找到,不早了。”
读书方面的老师肯定选一个法家传人,这是大秦的老传统了,没什么好说的,至于具体人选?等后续正式择师时再确定罢。
除此之外,嬴政还打算给扶苏安排一个武学师傅,且不说现如今还崇尚君子六艺,这都是贵族公子的必学科目,就说刚才扶苏走路不穿鞋,嬴政担心他会感染风寒,就觉得强身健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天早上起来先骑马绕咸阳宫跑两圈,再用九石弓射箭三百下醒醒神,还怕什么风寒?是吧。
扶苏……畅想得挺好啊,但是做完这两项,我是不是又可以洗洗睡了,况且九石弓那是人能拉得开的吗!
第33章 第33 章
扶苏是长子, 虽然嬴政没提过,但他身上的继承权是毋庸置疑的,嬴政当着吕不韦和蒙骜的面谈及要给扶苏找老师的事, 聪明的早就开始在门客里划拉了, 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蒙骜不爱养门客, 但是他有个更好的人选,家中长孙快十岁了, 小孙子也出生一年多,儿子杵在家里也碍眼,还不如到咸阳宫来为王上分忧。
因为蒙骜尚在领兵,蒙武就一直没什么出头的机会,听起来名声不显,实际上蒙骜出征时都会带上他, 可以说是蒙骜手把手教出来的, 至少把他的本事学去七八成, 用来教导长公子绝对够用了。
避免夜长梦多, 蒙骜当即就替儿子自荐了,嬴政一听, 确实是个好人选, 点点头:“等此战结束, 就让蒙武入宫教导吧。”
在嬴政看来, 这一战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不仅能打赢, 而且还会赢得很快, 最多明年就能有结果(秦朝十月就是第二年), 到时扶苏已经两岁,虽说学武是早了点, 大不了先让蒙武带带孩子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武学师傅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包括扶苏在内都没有异议,事实上扶苏高兴得很,别看蒙武现在没什么名气,未来可是要跟王翦一起灭了楚国的啊!楚王都是被他俘虏的。
只不过爹和儿子们名气太大,衬托得他都不怎么起眼,真是甜蜜的烦恼。
至于蒙武骑射功夫怎么样?这么说吧,作为蒙骜的儿子,如果蒙武骑射功夫很废,蒙骜根本不会让他入伍,免得一轮冲锋就让人给射死。
况且这样一来,他跟蒙恬蒙毅不就算是师兄弟了?简直是天赠两员大将!老天都把人才送到他手边了,这要是不收下,以后指定能呕血呕死。
成功替自家儿子拿下武学师傅一职,蒙骜深觉今天没白来,捋着胡子暗自高兴,反观吕不韦却是沉得住气,对教导长公子读书一事豪不热衷。
实在是嬴政及冠在即,他这个先王的托孤忠臣地位多少有些尴尬。
权力就像盘子里的肉饼,供嬴政与吕不韦两人分食,嬴政初即位时胃口小,只需要一两块即可饱腹,可渐渐地他长大了,一两块连半饱都不到,自然想要多吃几块,甚至把盘子都端走,毕竟这盘子和肉饼都是他家的。
可这些年来,吕不韦已经习惯了一人独占,早就把胃口撑大了,再退回当初吃一两块肉饼的日子,他已经不习惯了,所以哪怕心知肚明这肉饼和盘子都是嬴政的,他只是代为保管,也已经放不开手了。
二人之间必有一争,或者这争斗已经开始了 ,吕不韦早就发现,嬴政羽翼渐渐丰满,嘴上还愿意称他一声仲父,心里却充满了防备,这种情况下,即便他有心教导长公子,恐怕嬴政都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毕竟他吕不韦能搞出一次奇货可居,未必没有再做出刺杀嬴政,扶持长公子做傀儡秦王的可能。
吕不韦看得明白,所以这件事他连提都不会提,不过门客里似乎有几个法家的,倒是可以提醒几句,让他们自己去找门路。
关于扶苏的话题只持续了一会儿,嬴政又开始拉着两人讨论正事,多是与此次攻打赵国有关,想来是在商议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至于具体在说什么?对不起,还没接受过师傅教导,目前军事素养为零的扶苏根本听不懂,只能从零星几个地名听出来,似乎是在细化进攻路线,到底从哪个方向能最快打到邯郸。
起初发现听不懂,扶苏都想放弃了,可想想蒙骜,再想想十万将士,他一个也不能放弃啊!
扶苏赶紧支棱起来,坐直了认真听,太高深的听不懂,但行军路线他熟悉,跟历史书里记载的一样,还是兵分两路,一路北出太行,去攻打赵国的龙、孤、庆都三城,切断李牧与邯郸的联系,避免他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