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候,成蟜还带兵驻扎在屯留,前面有赵国背弃承诺,后面又有秦国怒火中烧,成蟜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自己把自己坑死了。
秦王政八年,秦军攻下屯留,所有军官都被杀死,成蟜倒是好命,成功逃到了赵国,控诉赵国背信弃义,赵国理亏,只好赐给他一块封地。
谋夺王位失败,嬴政恨不得杀了他,成蟜这辈子都回不去秦国了,每天就在封地醉生梦死,直到邯郸也被秦国攻破,才得以枭首以祭,告慰所有在尧山之战中因成蟜而死的亡灵。
蒙骜年逾古稀为秦国战死,一片忠心可表日月。父如此,子亦当如此,何况蒙家人勇武天下皆知,良将已属难得,忠臣更是张目难寻,但蒙家有三个!
有蒙骜的忠心为蒙家人背书,嬴政使唤起蒙家人来从来不犹豫,蒙骜的儿子蒙武被他派去攻打楚国,蒙武也不含糊,跟老将王翦一起,直接灭了楚国。
孙子蒙恬被派往北方驻守长城,抵御胡人,小孙子蒙毅更是年纪轻轻就在嬴政身边听命,出门在外还能同乘一车,信重非常,就算亲侄子也没有这待遇。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扶苏自己才一岁,蒙恬还没入伍,蒙毅更小,估计是在家里玩泥巴。蒙武倒是入了伍,但是明显他爹蒙骜更猛,而且还是活的!谁还有心思管他啊。
于是趁着嬴政与两人的论政告一段落,扶苏就从案几后站起身,摇摇晃晃地朝蒙骜扑过去了。
在此之前,蒙骜和吕不韦向嬴政行礼,一站起身就看见王上身边坐着一个小孩,看年纪最多不过三岁,却乖乖巧巧地坐在那,一直不曾哭闹,让人一见就产生了好感。
想想能出现在咸阳宫的孩子们,和这个不到三岁的年纪,两人很快就将人选锁定在了去岁刚出生的长公子身上,顿时忍不住好奇,频频朝扶苏张望。
当然,张望的人主要是蒙骜,吕不韦素来谨慎,从不在秦王面前做如此姿态,倒是蒙骜自诩为武将,大大咧咧惯了,况且他都七十多岁了,喜欢小孩子很正常!他看得理直气壮。
不过,也不知道长公子在想什么,眼睛一直望向前方,却没聚焦,一看就是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让看见这一幕的大人们忍不住会心一笑。
小孩年纪不大,心事倒还不少,才一岁就跟小大人儿似的。
然而他们想不到,扶苏所想的跟他们接下来要聊的居然是同一件事,甚至扶苏连结局都知道了。
今日军队招兵操练之事进行得热火朝天,摆明了是要再次动兵,低层兵卒不知道要打谁,为了避免计划泄露让赵国有了准备,将领们直到出发前一天才会告诉他们目的地。但将军们早与王上探讨过无数次攻赵的细节了,对此知之甚详。
蒙骜是此次攻赵的主帅,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嬴政召他来,就是为了问军队的调度情况,军队是否都做好了准备。
听到王上问话,蒙骜一秒回归上卿的身份,拱手肃然道:“禀王上,三军甲胄已齐,静待王命。”
嬴政:“善。”
蒙骜起身,嬴政又问吕不韦:“仲父,粮草兵器可曾备齐?”
吕不韦亦肃然道:“皆已准备妥当。”
嬴政:“太仓都内可有不足?”
太仓是秦国的粮仓,都内则是秦国的国库,前者储存每年税收收上来的粮食,这些粮食一部分充作官吏兵士的粮饷,一部分储存在太仓内,以应对突然出现的天灾和兵灾。
而都内的用处就更大了,小到雨雪天气房屋垮塌需要拨钱重建,大道河水泛滥冲毁农田,需要拨钱修建堤坝,亦或者购置兵器甲胄、缺粮时买粮,秦国大灾小灾不段,都内始终不怎么富裕。
吕不韦:“有姚大夫送回来的粮食在,两年内太仓无忧矣。”
这次为了一举攻破邯郸,嬴政把去年一年的税收都拨给蒙骜做粮草了,保证不管打几个月,都不会出现粮草不足的情况。
这一切都归功与姚贾,他从楚国坑回来几大车的锦缎,又用这些锦缎换回几百车的粮食,秦国建国六百年了,还是第一次出现太仓爆满的情况。这给了嬴政十足的底气,所以才敢这么豪气,将一整年的税收都拨出去当粮饷。
蒙骜:老子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伯牙善弹琴,子期善欣赏,成就了知音的佳话。如今他蒙骜善打仗,王上二话不说就拨了一年的税收当粮草,王上又何尝不是他蒙骜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