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到底是有些冒失了,于是王翦执行军法,打了蒙武三个军棍,也算是给被吓破胆的其他燕国人一个交代。
只不过嘛……打的时候是让蒙武的亲兵打的。
三军棍下去,蒙武没事人一样从长凳上爬了下来,看向偷偷徇情的老将军。
王翦捋着胡子,凝望着蓟城。
哎呀,这蓟城可真是宏伟啊。
至于徇私情?
没有的事儿!本将军一向最是公正无私了!
第177章 第177 章
什么?燕王死了, 燕国亡了?
一觉醒来,齐楚魏三国又听到了一个噩耗。
但这次他们没办法谴责秦国。
谁让燕太子那么想不开,非要派人去刺杀秦王呢, 刺客还是以燕国使臣的身份进去的。
这不是给秦国送人头吗!
因为太子丹的一个骚操作, 秦国灭燕国成了师出有名, 其他三国想帮着谴责一下都没办法,纷纷吐槽太子丹这个蠢货。
不过也有些游侠散勇替太子丹和他派去的两个刺客正名。
说此举虽然冒险, 但身处暴秦淫威之下,为了保全家国,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况且他们三人都为此献出了生命,虽死犹荣啊!
一些人心中被触动,竟然也被燃起了热血,想要为国死战。
可一些倍受宠信的官员和博士却在此时站出来, 啐了那些人一口说。
“呸!虽死犹荣?燕太子也配?要不是他想出这种馊主意, 秦国本来根本不想攻打燕国, 燕国就不会亡!还救燕国?说他亡了燕国还差不多!”
“就是!他惹怒了秦王, 害得燕国提前了几十年被灭国,连他亲生父亲燕王都不肯饶恕他, 亲手砍下了他的头颅, 要我说啊, 这燕太子罪孽深重还差不多!”
“何止亡了燕国啊!还有他派去秦国那两个刺客, 据说人家原本是两个潇洒自在的游侠, 每日与友人饮酒高歌, 不知道多快活!燕太子三催四请, 非要让人家去刺杀秦王, 结果就被秦王杀了,你说说这……”
说话的人一摊手, 似乎实在是办法评价这种强人所难的行为。
人家游侠又做错了什么,要跟你这个颠公一起搭上一条命。
力挺燕太子的游侠们听到这一段沉默了。
要说在现代,或者后世忠君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大家一听这话肯定要反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但是对不起,这是在战国,一个老板噶了我跑路,要留小命在人间的地方。
何况面前这些还是最崇尚自由自在的游侠,他们比大臣和平民还对国家没有归属感。
本来力挺太子丹和荆轲,是为了心中的义。
结果一听,人荆轲本来过得好好的,太子丹却非要他去做一件必死的事情。
代入一下自己,哎呀,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除了一部分愿意用生命支持大义的,表示青史留名可比这条贱命有意义多了的人之外,再也没有人替太子丹和荆轲发声。
于是燕国被灭后,本来应该如韩国赵国被灭时,掀起的对秦国的声讨舆论之战,还没开始就熄火了。
不过秦国短时间内又灭一国,还是给所有人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很快,这阴影就笼罩了魏国。
秦灭燕次年春,秦国兵分两路,一路由王翦带队向南攻打楚国,一路则由王翦之子王贲为将攻打魏国。
王翦是常胜老将,所有人都以为秦国此次意在寿春,其实不然,这只是在故布疑阵声东击西,秦国真正的目标是魏国。
若没有燕国横插一脚,秦国原本要打的就是魏国。
被三晋堵在函谷关以西这么多年,秦国憋了一肚子火,当然要先收拾他们。
而且,魏国的位置也实在重要,又实在弱小,不是嘛。
王翦带兵疾驰到了长江以北,楚国严阵以待,王翦却开始慢悠悠地跟他们拉扯,一点也没有了刚开始急切的意思,似乎就想跟他们这么耗下去。
楚国人迷惑之余,却也松了一口气,看来秦国只是想跟以前一样消耗他们一番,并不是像攻打燕国那样,一口气攻占他们的国都。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楚国松了口气,魏国却看着旬月就冲到大梁城下的十万秦军,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万大军!
还是全军鸟枪换炮,配备了钢剑钢甲的十万大军!
不仅如此,秦国大军奔向大梁城时,烟尘滚滚,马蹄声响彻大地,听起来骑兵居然也不在少数!
大梁城守军骇然万分,他们竟然不知,秦国何时有了这么多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