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郭开一个赵国丞相,做了什么,才能在秦国立下大功?
这时,又有人幽幽道出:“不知道诸位可曾听说过代地守将李牧?”
这不是在说郭开吗,怎么又扯上李牧了?
大家不懂,但李牧之名他们也是听说过的,常年镇守代地雁门关,将匈奴死死拦在长城(赵长城)外,不得寸进,绝对是赵国的第一位功臣。
两人都是赵国的臣子,只不过一个是功臣,一个是佞臣,根据经验来看,这两人之间多半有些龃龉,难不成与郭开被封官的原因有关?
这种大人物们之间的八卦,他们可太好奇了,顿时就有人谦虚请教:“愿闻其详。”
然后,一直在爆料的那人就又给他们爆了个大料。
原来啊,赵国的名将青黄不接,导致赵国在与秦国的对战中屡战屡败,几年里被蚕食掉大半国土。
今年秦国终于打算要给赵国一个痛快,决定兵发邯郸,偏偏赵国无将可用!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镇守雁门关的李牧暂时将边关交给别人守,先回来守都城吧,毕竟匈奴人远在茫茫的大草原,秦国却是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啊!
李牧是个忠臣,赵国已经日薄西山,邯郸的兵力还没有他手里的兵多,他也从来没想过要谋反。
可赵王却根本看不到他这份真心,因为郭开居然向赵王进言,说李牧拥兵自重,平时一点都不尊重您,您别让他守邯郸了,说不定等秦军一到,他就会将您献给秦王领赏了!
赵王从未怀疑过郭开,郭开说李牧要投敌,赵王居然就信了,直接将李牧下狱,导致邯郸无人可守,被秦军围困。
偏这时郭开又来劝赵王,说您拼死抵抗是没有好下场的,很有可能被秦王杀掉,不如直接开城门投降,秦王看在您主动投降的份上,一定会优待您的,您还能继续当赵王。
郭开忽悠着赵王打开城门,赵国一夕之间覆灭,赵王对郭开的话信以为真,居然真的以为自己会受到优待,尚在狱中还要求狱卒给他准备炙鹿肉呢。
可惜阶下囚就是阶下囚,哪怕他仍保留赵王的名头,也过不上以前的好日子了。
他一讲完,同座的人直拍大腿,痛骂这郭开太不是东西了。
赵王傻是一回事,你身为丞相居然带头当细作?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有人怀疑事情真假。
“阁下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
“嗐,我原本是韩人,有个亲戚住在上党,他们一家几十年前就成秦人了,现在从军,正好赶上攻打赵国,赵国投降后,他就被派去看守赵王了。”
“哦——!”
大家纷纷露出了然的神色,轻易就相信了这个说法。
证实了消息来说,看来他说的都是真的,因为郭开的谗言,赵王先后放弃守将和城墙,难怪秦国攻下邯郸的速度这么快!
他们还以为秦国又掌握了什么了不得的新技术了呢。
实在是之前秦国攻打韩国时露面的床弩和钢剑太生猛,攻城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给了各国一个大大的震撼,生怕秦国再研究出什么新东西来。
原来这次不是秦国太努力,而是赵国已经被奸臣玩废了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情人讲述时,侧重点都在郭开身上,大家就只记住了奸臣,昏君直接隐身。
尤其在如今赵王落寞地流放房陵,郭开官居高位的对比之下,众人对郭开厌恶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在座的皆是游侠武夫,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至少懂得忠义而字。
可这郭开,深受赵国两代君王的信任,赵悼襄王更是在临终前嘱托郭开辅政,他不思报答知遇之恩就罢了,居然还为了私利断送赵国的江山,简直不是人!
“我看不下去了!”一个虬髯大汉拍案而起,鼻翼翕动,看起来被气得不轻。
“如此小人也能忝居高位,是当这世上的道义都死光了吗!”
另一个人也霍然起身,和虬髯大汉一样的气愤。
“我赞成!”
他环顾所有人,拱了拱手说:“诸位还不知道吧,郭开这些年靠着出卖赵国,家财已经超过万金!”
“什么?!万金!”
普通人用的都还是铜钱,对于在座的人来说,十金都已经是天价了,郭开手里居然有万金!
这下,就算是原本对郭开卖国没什么反应的人也激动了。
他们这些人整日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也不过是勉强生存,明天的饭钱还没有着落。
凭什么郭开一个奸臣也能有万贯家财!
还都是些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