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长公子赏赐他们的不止是这么简单的吃食,多是膳房用麦粉做出的叫糕点的东西,说是在不到用膳的时间里,给人垫肚子用的,加了牛乳和蜂蜜,有时还放应季的水果,甜滋滋的别提多好吃了。
可惜此时已经是深秋,叶子都掉光了,更别提鲜果,只有一些用盐腌渍过的果脯。
平常人家都是珍藏起来,偶尔取出一块哄孩子的,也就王宫里才能这么奢侈,能将果脯加进垫肚子的糕点里。
不过,长公子也是小孩子,严格来说,这果脯的用处也没错。
只是长公子自己似乎没怎么吃,大多都用来赏赐他们这些人了。
对此,所有人得出的结论就是,长公子他实在太爱射箭了!甚至连这么贵重的糕点都能赏赐给他们。
扶苏的确喜欢,他不止想射箭,他还想骑马,还想驾战车!幼年时取校场观看操练的记忆一点都没淡去,嬴政还以为他在校场被晒得,以后都不想去了呢。
可扶苏又不是真正的小孩,拥有一个成熟的中二灵魂的他,对这种热血沸腾的事情可太喜欢了。
天气、场地恶劣点有什么关系?战场上不比这恶劣多了?
所以扶苏经常去看,校场上操练的校尉和士兵们都已经换了一茬,扶苏却始终没长到可以亲自驾驶战车的高度,可把他给急坏了。
他都五岁了哎,还不开始学武吗?
他在章台跑来跑去,问嬴政:“父王,蒙武将军还没有空闲吗?”
嬴政:“……快了。”
谁能想到呢,蒙骜历练了几次蒙武之后,就非常放心地将儿子放养出去了,自己则留在咸阳颐养天年。
他都七十多岁的年纪了,秦国也没有什么事关生死存亡的大战,嬴政哪好意思将老将军赶出去带兵。
他想颐养天年就养着呗,反正咱大秦可用的将军多得是,比如刚刚被父亲允许可以做主将的蒙武将军,是吧?
蒙家那边倒是圆满了,但扶苏那却被开了天窗,说好的武师父,等到五岁都没见到人影,眼看着对方在战场上大放光彩,显然是不可能再回咸阳窝着了,扶苏就算问再多次,也得不到结果的。
扶苏知道,但他下次还问,得不到肯定的回答,就用失望又委屈地眼神望着嬴政,然后跑回去让吕滦带着他去校场,带着他去看射箭,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有多想习武,偏偏武师父迟迟不上岗,他只能落寞又羡慕地望着校场。
望了很久,蒙武还在外面带兵,丝毫不知道咸阳宫有个人已经望眼欲穿了。
扶苏开始不满足于看禁军们射箭,他突发奇想问起了楚夫人:“母亲,你会射箭吗?”
楚夫人随意地答:“自然会。”
虽说她是王女,一举一动要娴雅,符合王族的身份气度,但在这个大部分肉食都要靠打猎获得的时代,狩猎才是主流。
你可以没读过几本书,但如果你的箭都射不到靶子上,活该遭人耻笑。
扶苏眼睛一亮,撺掇楚夫人:“那我们出去射箭吧!”
楚夫人迟疑了:“可是……”
她是会射箭不假,可她毕竟已经是秦王的夫人了,哪能像未出嫁时一般,和姐妹们一起骑马射箭呢?
毕竟,她的身份再高也不是王后,咸阳宫也不是楚国王宫,楚夫人觉得放不开手脚,所以面对扶苏的提议,她迟疑了。
扶苏却觉得没必要在乎这些,宫里唯二能管到楚夫人头上的,无非是嬴政和华阳太后,嬴政整天盯着朝堂和天下,每天脑子里想的就只有怎么才能把六国给打下来,其他一律退后。
至于华阳太后?她自己就是楚国宗室女,年少时骑马射箭也是一把好手,若非现在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恐怕楚夫人前去相邀,她都能跟着一起去玩,所以华阳太后才不管呢。
扶苏强烈要求,楚夫人抵挡不住心里的向往,真的和扶苏一起去了宫中的小校场,这里以前就是公子们用来习武的地方,不过这一批公子们最大的也就是扶苏了,其他的甚至还在吃奶(是的,三岁了还在吃奶),这个校场根本没人用。
所以扶苏时常带楚夫人来这里,还经常让郑柳等从楚国跟来的宫女们陪着楚夫人练,偶尔也可以骑马跑一圈,虽然不能去校场外,却也比整日关在寝殿里生蘑菇好多了。
说到骑马,扶苏是在这时才发现,原来先秦时的人是可以不用穿开档的绔的!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原人骑马的服饰最早进行了改革,人们终于发现将绔缝上可以减少大腿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