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真怕秦军迟迟不出现,就是给自己准备惊喜去了,还不如直接来围城能让他安心。
赵王来回踱着步子,愁眉紧锁,蓦地又顿住,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难道他们已经越过邯郸,去伏击庞煖了吗?”
很有这个可能!
秦国从一开始就不按常理出牌,不管是最早的声东击西,还是后面的将计就计,都是出乎人所料的阴险,难保这次也是在使诈。
“一定是这样!”郭开还没回答,赵王自己絮絮叨叨地说。
“表面上看,蒙骜是要奇袭邯郸,实际上只是用邯郸做饵,诱庞煖回援,而他则带着秦国的十万大军埋伏起来,等庞煖一出现就伏击他们!”
赵王心中止不住的忧虑:“庞煖率领大军千里奔袭,将士定然疲惫不堪,秦军却可以利用这三天时间养精蓄锐,这以逸待劳且又是伏击,秦军真是占尽了优势,那庞煖岂不是输定了?”
“真是好毒的计策。”赵王恨声叹道。
这计谋缜密到蒙骜本人来了都要大呼妙计的程度,还真有几分他的风范,可惜这次赵王难得有脑子,还猜错了,蒙骜根本就没想过要设伏。
赵王大概是被秦国三番两次的骚操作吓坏了,想法都变得复杂了不少,不过还缺少点逻辑,郭开自诩进退皆可,哪怕赵国亡了自己也不会有事,倒是看得比赵王清楚。
郭开微微摇头:“蒙骜应该没有去埋伏庞将军。”
赵王豁然转头:“丞相何出此言?”
郭开:“若蒙骜真如王上所说,去伏击庞将军,这确实是一条妙计,可如此一来,他岂不就陷入了庞将军和邯郸两路军队的包围圈中?”
为了守卫邯郸,赵王抽调过来的兵力着实不少,这三日大军都住在城中,已经给邯郸的平民造成了不少困扰,若不是知道大军在城中是为了抵御秦军,大北城早就乱起来了。
庞煖北上时带的兵力也不少,明知此去是对付蒙骜这个劲敌的,自然不敢在人数上弱于对方,考虑到秦军会兵分两路,不知道具体多少,只按照一路五万人来算,为了能确保胜利,庞煖带了八万,。
八万对十万,秦军有些优势,但优势不明显,所以哪怕庞煖真的中了埋伏,损失也不会太大,庞煖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了,在邯郸北面遇到秦军,却没听到邯郸失守的消息,秦军一定是没打邯郸就直接来伏击他了,那也就是说,在秦军后面还有一支他们赵国的军队。
赵王聚集来的兵力差不多有五万,加在一起就是十三万人,就算不能将秦军打败,至少也是平手,双方很有可能胶着在此地。
但赵国人数占优,又有赵国本地的补给,秦军什么都没有,除非能打闪电战,不然继续耗下去,赵国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加入,秦国必输无疑。
蒙骜不是毛头小子了,他不会连这笔账都算不明白,所以郭开才说:“蒙骜必定不会去伏击庞将军。”
听了郭开这一番解释,赵王先是喜上眉梢,然后想到郭开说蒙骜不是毛头小子不会这么做,那想出这个计策的自己岂不是成了毛头小子?他顿时笑容一僵。
不过他的设想不成立,庞煖就可以早日回到邯郸,他的王位又变得稳固了,小命也保住了,这份喜悦冲散了不悦,赵王很快又高兴起来,和郭开一起翘首盼望大军回城。
庞煖果真没有让他们白等,当天下午邯郸城外的斥候就探到庞煖大军的踪迹,火急火燎赶回来向赵王报告,赵王顿时大悦,拉着郭开到城门口去迎接。
庞煖快马奔袭回来,满面尘霜,一直担心再看到邯郸时,城门上站着的是秦国的士卒,此刻举目远眺,看见的还是他们赵国人,顿时心神一松。
然后眼神一凝,面露狐疑,他怎么好像看到了王上和郭开的身影?
庞煖抬手遮住阳光,仔细看去,发现他没看错,赵王和郭开真的站在城门上,正焦急望着他的方向。
庞煖略有些猜测,这莫不是在等他?
等到了城门下,得到赵王和郭开的热烈欢迎,庞煖仍不敢相信,他们居然对自己这么热情?
看来这次蒙骜把他们吓得不轻。
庞煖心里门清,此君臣二人一个昏庸一个奸诈,平日里对他多有不满,怎么可能会欢迎他。
这欢迎的恐怕不是他,该是他身后的八万大军才对。
想到八万大军,很容易就想到蒙骜带的十万大军,因为赵王亲自来接,庞煖来不及回府换身衣服,就穿着一身尘土的戎装进宫与赵王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