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声雄浑的秦军威武几乎要冲破云霄, 化作长矛扎入赵国大军中,仅凭这些口号声就可以得知, 秦军士气高涨, 实不可挡。
赵仪听着听着, 面色变得苍白, 他眼中闪过慌乱, 再也不复刚被抓到时那么气定神闲, 他腿上有伤, 踉跄着走到牢房门口, 抓住牢门大力摇晃。
“来人!来人!有没有人!”
一连喊了好几声,才有人搭理他。
狱卒十分不耐烦地走过来, 狠狠敲了下牢门,嘴里没好气地说:“怎么着,一天不打你皮痒痒了是吧!”
是的,今天是赵仪被抓以来唯一没受刑的一天,本来他还觉得是个好日子,直到听见那些口号声,赵仪宁愿今日一如既往。
赵仪没有跟狱卒呛声,他攥紧牢门,不然根本没办法站立,他死死盯着狱卒,几乎一字一顿地问:“你,告诉我,外面在喊什么?”
狱卒本来不耐烦,一个赵国细作还敢使唤起他来了?仔细一听是军队开拔的口号声,笑了,嘲讽地看着赵仪。
“听不出来吗?今天是我秦国大军出征,攻打你们赵国的日子,将士们在誓师啊。”
任凭你挖空心思刺杀王上,攻打赵国的大军还是按时出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滋味不好受吧。
狱卒没有多说,可看他的表情,绝对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往日硬骨头的赵仪,今天却根本不在乎狱卒的嘲讽,确认秦国大军真的要出征了,他直呼:“不可能,这不可能!”
狱卒不耐烦:“什么不可能?”
赵仪攥着牢门,眼球几乎要突出来,瞪着狱卒说:“蒙骜不可能出征!”
狱卒:“嘿!我说你,不死心是吧?”
蒙骜攻打赵国,秦人正开心着呢,估计这仗打下来,秦国疆土又要扩大不少,俘虏也多,让他们去服劳役,原本的秦人日子就松快了,所以他们特别期望能打场胜仗。
偏偏有赵仪这个唱反调的,狱卒不甘示弱地瞪回去:“我还告诉你,蒙上卿不仅出征了,还一定会打胜仗,打死你们这群该死的赵人!”
赵仪却还在反复念叨:“不可能,不可能……”
他来咸阳的目的就是阻止秦国攻打赵国,为此计划一变再变,一开始不知道秦军作战计划时,赵仪想的是等成蟜拿到军权,作为秦王的亲弟弟,怎么也能掌一半兵马,这样秦国十万大军真实的兵力就只有五万。
才五万人,有庞煖将军在,赵国必然不会输,邯郸也就保住了。
没想到成蟜不仅提前拿到兵权,还拿到了秦军的作战计划,赵仪连等都没等,也不考虑成蟜知道后会做什么反应,当天就将消息传回了赵国。
后来刺杀失败,他成了秦国的阶下囚,估计活不了几天了,赵仪却从不畏惧,因为他知道,赵国已经知道了秦国的全部计划,如果秦国执意要出征,必定会落入赵国早就准备好的埋伏。
改变计划也没用,赵王既知秦国剑指邯郸,肯定会布下层层守卫,将邯郸围得如铁桶一般,不管秦军从哪个方向过去,都会陷入攻城之战。
攻城是兵法中的下下策,除非这座城孤立无援,多围几个月总能破开,可邯郸是赵国都城,孤立无援的是深入的秦军才是,他们耗不起。
总之不管他怎么想,都觉得只要秦军出征,就绝对输定了,秦王和蒙骜又不是傻子,不会想不到,可为什么他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出兵了?
难道二人真是这种受不得刺激的人,因为他和成蟜搞刺杀,就一定要攻打赵国出这口气不成?
看秦王的样子不像,他明知道亲弟弟通敌卖国,还能忍了那么多天不露异样,不可能这么沉不住气。
那就只有唯一一个解释,秦国改变了计划,并且坚信依照这个计策行事,秦国一定会赢!
得出这个结论,赵仪心下一沉,连呼吸都有些不顺畅。
怎么会……他想不通到底什么办法,可以轻易瓦解邯郸的守军,难道他们当真以为赵国将领都是吃素的吗!
明明该做的他都做了,怎么就是拦不住秦军呢!
赵仪表情如调色盘般变来变去,最后停在了青黑色上,偏又有些失血的苍白,看上去就像命不久矣的面相,狱卒看了摇摇头,决定不再理会他。
谁知看见狱卒要走,赵仪突然疯了,几乎用尽全力拍打着牢门,把狱卒吓得一个激灵,怒气冲冲地转身:“你想死是吧!”
本来看在今天秦军出征的份上,他都不打算给这个赵人上刑了,可既然这个赵人自己找死,那可就怪不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