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坚明白徒弟的意思了,老实说将徒弟说给烨阳,他也不是没担心,两人感情好是一回事,可门第之差是另一回事,若能缩小两家的差距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别说,提升名望还真是最快的捷径。
“你做了对国家有益的事,自然是会得到表彰的。”
稻花又问道:“师父,那你觉得我应该捐献多少好呢?最好是能让皇上奖赏颜家一座牌坊的那种!”太小的表彰,她怕没用。
听到这话,东篱和采菊都看了过来。
牌坊那可不是一般的赏赐,颜姑娘还真敢开口。
古坚默默的看着徒弟,半晌后才问道:“你能捐多少?”
稻花默算了一下,伸手比了个‘二’字。
古坚还没回答,东篱就率先摇头开口了:“两万石太少了,这可没法得御赐牌坊。”
稻花斜了他一眼:“看不起谁呢,什么两万石,是二十万石。”说着,巴巴的看着古坚,“师父,够吗,不够的话,我还可以添点粮食。”
古坚木然的看着稻花,深吸了一口气,面露怀疑的问道:“你真有二十万石药材?”
稻花点了点头:“当然了,各种常用药都有。够不够嘛?不够的话......”
古坚直接截断稻花的话:“够了。”
稻花神色一喜,快速道:“那我马上去通知颜守厚准备药材了!”
看着一溜烟跑远的徒弟,古坚看向还没回过神的东篱和采菊:“这回我亲自给小五写信。”
二十万石药材,小五必须给颜家一座牌坊。
......
东篱使用了加急传讯手段,古坚的信几天后就到了皇帝御案上。
看到颜家捐赠二十万石药材,皇帝‘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把安公公和过来商讨国事的杨成化、吴经义都吓了一跳。
皇帝激动的走了好几圈,然后才慢慢平复了下来。
舅舅果真是他的福星,吴经义筹集了这么久,才收到了几石药材,舅舅一出手就给他送了二十万石。
至于捐赠药材的颜家......
二十万石药材,还是在朝廷急需时捐赠上来的,就算舅舅不提,他也会好好奖赏的。
皇帝重新坐回了皇位上,看着杨成化和吴经义说道:“宁门府知府颜致高捐赠二十万石药材,你们说,朕该如何奖赏他呀?”
听到这话,杨成化和吴经义先是意外,随即又是满脸欣喜。
皇帝也没等两人回答,自顾自的让安公公准备了笔墨,然后写上了忠义二字:“颜家在朝廷困难时,捐赠药材,才忠信之家,特赐忠义牌坊一座。”
第679章 679,改换门楣
颜家出名了,因为皇上赏赐的忠义牌坊,也因为捐赠的二十万石药材。
要知道,牌坊这种标榜功德、可以用来传承之物,皇上是不轻易赏赐的,更别说还亲自题了‘忠义’二字。
百官反应不一。
心宽的,也就是暗暗羡慕了一番。
那些心窄嫉妒的,上朝就参了颜家一本。
“皇上,颜家耕读出身,二十万石药材岂是他们能拿得出来的,颜致高一定是贪污受贿了,请皇上严办颜致高。”
皇上静静的看着下方被蒋家推出来、满脸正义的史御史,直到把史御史看得满头大汗,才缓缓开口:“爱卿如此义正言辞,可是有证据呀?”
史御史哪有什么证据,他就是觉得二十万石药材就是老牌世家也未必能拿出来,更何况是寒门出身的颜家的。
不等史御史想好怎么回话,吴经义笑嘻嘻的站了出来:“回皇上,臣负责督办药材筹集之事,在得知颜知府要捐赠药材后,就着手调查过这些药材的来源。”
“这些年颜家确实添置了不少田地,不过......这些田地除了少部分是良田,大部分都是开垦荒地得来的。”
“宁门府土地贫瘠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颜致高接任知府后,看到那么多荒地空着,心疼啊,就带头开垦了起来。”
“如今宁门府的税收能提上来,大半都是因为开垦荒地的功劳。”
有官员提出质疑:“荒地贫瘠,就算能种植药材,也不可能种出这么多呀。”
吴经义笑了笑:“诸位难道忘了咱们大夏如今广泛种植的高产麦种是谁家推出来的了?史御史也说了,颜家耕读出身,人家颜家对农事就是比咱们拿手,这个咱们得认呀。”
听了这话,众官员不说话了。
无他,如今他们家的田地里也都种着高产麦种呢。
这时,皇上说话了:“边关急缺药材,朕希望你们能分忧的时候,你们一个个的都当缩头乌龟,如今有人站出来捐赠了,你们又跳出来说人家贪污受贿,你们这算什么?猪八戒倒打一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