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神色淡淡:“别这么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逼迫你呢,你要知道,因为你们一家的到来,我们家这些年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好名声被毁得一干二净,这个责任你说是不是应该你们来承担?”
“我也不要你做什么违心的事,你只需要当着大家的面把当初那管事嬷嬷和你说的话一五一十说出来就行了。”
李王氏大儿媳连连点头:“我知道了。”
稻花看向王满儿:“去准备马车,对了,让颜守厚把接触过郭家人的乞丐一起带上。”
......
郭府酒席上,几个都察院御听了颜家对李王氏一家的做法,都连连摇头:“颜致高为官不错,没想到私德竟如此不堪。”
有官员赔笑道:“这事咱们宁门府的百姓都知道,只是大家碍于知府大人的官威,不敢在明面上提起罢了,几位御史要是不相信,可以尽管到街上去问问,知府夫人不认继母一事,大家都知道。”
几个御史对视了一眼,没有回应什么,这事他们是要调查一二的。
并不知情的郭总督看了看陪坐官员,眉头蹙了蹙。
宴席过后,郭总督亲自将几个都察院御史送了出来,刚出大门,就看到一个穿着普通的妇人拉着郭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在哭喊。
第673章 67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郭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是被稻花使计叫出来的,一出来,就被李王氏的大儿媳紧紧抓在了手中。
“你快跟我去见我们族长,告诉他,是你叫我们一家来宁门府找知府夫人的,也是你让我们大闹知府家的。”
看着周围的百姓驻步围观,管事嬷嬷吓得不行,当即否定道:“哪里来的疯子,快给我拉开,我根本不认识她。”
郭家门房立马冲了过来,想要拉走李王氏的大儿媳。
见此,李王氏的大儿媳连忙坐在了地上,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哭喊道:“大家快来评评理呀,九月份的时候就是这个婆子去我们村里,鼓动我们来找知府夫人的。”
“我们是不敢来的呀!”
“是,我婆婆是知府夫人的继母,可当初分家的时候,就在族人面前言明了,只要知府夫人和她的两个哥哥不要家产,日后大家就不用再来往了。”
“可这个婆子告诉我说,知府家家大业大,顾及名声,只要我们把事情闹大了,知府夫人就不会不用管我们。”
“我们也是猪油蒙了心,一过来就在知府家门前大闹,之后又坐了很多错事,害得知府家名声被毁。”
都察院的几个御史听到后,都不约而同的看着身旁面色阴沉的郭总督。
管事嬷嬷到底跟在郭夫人身边经历过不少事,很快就从慌乱中冷静下来,看着不远处的老爷和御史,以及周围越聚越多的行人,心中清楚,这事不能再任由眼前这个妇人说下去了。
于是,管事嬷嬷满脸怒容的指着李王氏的大儿媳呵斥道:“你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见过你了?你有证据吗?”
李王氏的大儿媳面露得意:“我当然有证据了,我虽大字不识一个,但也听戏文里说过,像你们这种大户人家,心肝都是坏透了的。”
“之前你突然跑到我们村来,还让我们来找已经有二十多年都没往来过的知府夫人,我就留了个心眼。你看,这是什么?”
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精致的荷包。
荷包的面料和手工,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用的。
李王氏的大儿媳高声道:“我们家当初是不想来找知府夫人的,是你,是你拿着一荷包银子引诱我们,我们这才来的。”
看到荷包,管事嬷嬷心中一紧,这荷包确实是她给的,她怎么也没想到又蠢又贪的李家人竟还留了这么一手。
街对面马车上的稻花也有些意外,见李王氏的大儿媳应付得了郭家管事嬷嬷,就没在让之前在李家村见过郭家管事嬷嬷的李氏族人出面了。
看着周围人的指指点点,郭总督按压下心中的怒气,瞪着管事嬷嬷,沉声道:“还不赶快滚回府去!”
管事嬷嬷也是知道李王氏这一家人有多么的没脸没皮,和他们说道理是根本说不通的,讪讪的点了点头,转身就要回府。
李王氏的大儿媳哪里会让她走,只见她手脚并用的爬了起来,然后就猛的抱住管事嬷嬷的腰杆:“你不许走,我们家大闹知府家,让知府家失了名声,如今知府把我们族长请了过来,要除我们族呢,你必须过去和我们族长说清楚,是你鼓动我们来的,不是我们诚心想来闹事的。”
管事嬷嬷急得不行,想将李王氏的大儿媳甩开,可惜怎么也甩不脱。
郭总督见事情闹得太难看,快速看了一眼亲卫,示意亲卫把人带进府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