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搁在别的家族,至少也得等下一辈人成年,慎之又慎,反复斟酌考量才会请封世子。
毕竟这个位置,关乎家族将来的荣辱兴衰。
一旦选错继承人,整个家族都会跟着受牵连。
可宁小北才八岁。
八岁能看出什么来?
这让晋安帝不由得想起了关于西境的军情。
他的确准备安排宁家军出征。
但这个消息还没正式对外宣布,知道的也没几个人。
思及此,晋安帝望向宁濯的目光又幽深了几分,“可是听闻西境动乱,怕出变故,所以提前为小侄请封世子?”
他想知道宁濯到底有没有把手伸到皇宫里来。
岂料宁濯闻言,先是有些诧异,随后自责道:“竟有此事?臣最近都在军营,忽略了朝中要闻,还望皇上恕罪。”
晋安帝凝视他片刻,眉头这才微微舒展开来,“你这封折子,朕允了。”
又问他:“三日时间,能否点兵完毕?”
宁濯颔首。
晋安帝让人取了酒壶来,倒了杯酒敬他,“提前预祝宁爱卿平西境之乱,得胜凯旋。”
——
离开皇城,宁濯去了趟六桥巷。
宋弘不在家,宋青苒正在试用谢玉眉最近的新品,打算挑日子请萧灵儿送去山庄。
听到系统提示,她迅速将东西收起来。
宁濯是被临夏领进来的。
小丫鬟很知趣,把人送到就马上退了出去。
宋青苒站起身,扶了扶头上的步摇,“王爷今日不用去军营么?”
宁濯深深看她一眼,半晌才道:“来同你道别。”
“道别?”宋青苒虽然早有预料,但面上还是露出了几分惊讶,“王爷要出远门吗?”
“是出征。”
【果然如此。】
她会提前知道,宁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毕竟有公主那样一个好友,宫里什么动向,都能第一时间获知。
怕离别气氛不够到位,宋青苒主动开口,“那王爷需要妾身做什么吗?”
本以为他会提出越界要求,岂料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宁濯缓缓道:“上元节没放完的河灯,能否陪我再放一次?”
——
上元节是花灯节,晚上又不宵禁,自然热闹。
如今三月,不年不节的,没人放河灯,到了晚上河边一片冷清。
宁濯在扎花灯的铺子里自己做了两盏河灯,递了一盏给宋青苒。
宋青苒说:“我的愿望是王爷能平安归来。”
她说完,提笔在纸上写了下来。
写完看了看旁边的宁濯,“王爷的心愿是什么?”
宁濯先她一步写好的,听到问话,晃了会儿神,“以后你自会知晓。”
若我能活着回来的话。
第139章 原来我不是女主,那没事儿了
夜风寂寂,清凌凌的河面倒映着月光,河岸上两盏风灯光线微弱。
宁濯半蹲在上次放河灯的位置,亲眼看着宋青苒放完,他才把自己的放下去。
少了上元节的喧嚣热闹,今晚的两盏河灯显得格外孤落,被风一吹,随着荡漾的河面摇摇晃晃。
却是一盏都没有翻。
在南凉,放河灯有很多种寓意,能缅怀已故之人,也能为活着的人祈愿。
宁濯一直目送着河灯飘远,直至完全看不到才缓缓收回视线。
宋青苒道:“没有翻,妾身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王爷放心吧!”
宁濯没说话,只是安静看着她。
昏暗中的对视,相顾无言。
面对宁濯的目光,宋青苒头一次没有闪躲,没有顾左右而言他,更没有无厘头的心里想法。
连呼吸都放得很轻,生怕扰了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像是在帮他完成出征前的小小心愿。
有人说,被人暗恋就像坐在篝火堆旁,不可能毫无所觉。
宋青苒的确不是毫无所觉。
她也知道在这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有些事宁濯一个王爷能做到那份上已属不易。
他甚至跟她一直恐惧的‘家暴男’完全不沾边。
可现在的‘宋青苒’,毕竟不是最真实的宋青苒。
他喜欢的,他迷恋的,他想守护的,都只是她营造出来的人设罢了。
终有一日她会做回自己。
最真实的宋青苒,宁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喜欢?
恍神间,肩头一暖。
宋青苒回头,发现宁濯脱了外衫披在她肩上。
河灯已经完全飘远,宁濯道:“回去吧,外面凉。”
宋青苒站起身,她蹲了太久,腿有些麻,脑袋往前栽,撞在他胸膛上。
宁濯下意识伸手扶了一把。
银月高悬,河中倒影模糊了界限,仿佛是互通心意的爱侣在紧紧相拥。
水波荡漾间,分不清彼此,缠绵悱恻。
宁濯也确实这么做了,扶她的手改为揽腰,一把将她紧紧拥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