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断断续续,偶尔才沉重的道出一两句。
“萧凤棠说,朕给他写了封信,信上,要同他割袍断义。”
“那可是,割袍断义啊。”左晏衡心如刀割,浑身痛苦的痉挛着。
“那信,是假的?”温青几乎可以确定,真正的那封就是他刚刚从地上捡起来的,“所以你收到的,也是假的。”
他痛苦万分的将头埋进臂弯埋进那些信里,“朕同京城的一切往来只经父亲,他大概是早就洞悉了一切,料想萧家有心,若是登位,左家早晚会有一劫,这才任由他们用手段将我调去西北。”
“而他,更不想萧凤棠成为我的牵绊和软肋,就出了,这样的下下之策。”
一个是他的父亲。
一个是萧凤棠。
他像个易碎的娃娃一般脆弱的躲在这里,一遍遍的看着那些信,每看一遍,心里的绝望自责和痛苦就多一分。
温青极其聪明,跟着他的话脑子一动就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有误会,解开,是好事。”
左晏衡眉间黯淡无光的闪过那些过往,他茫然摇头,“没有机会了。”
这之前,他尚能心安理得的将他囚在身边,这之后,就再也没可能了。
“枯木尚能逢春,我同他,却早已支离破碎。”
“没了。”他脆弱无力的回答自己,“再也没有,没有转圜之地了……”
温青静默了几个喘息,慢慢坐了起来,他看着毫无生气的左晏衡,“我回头,再来看你。”
他也比谁都清楚,左晏衡曾给过萧凤棠一颗毫无保留以及炽热坦诚的真心,那道绝义信和阿飞的下场也几乎如利剑要了他的大半条命,他一边痛恨他的所为又一边控制不住对他心生欢喜。
他给这个执念画死了圈,连着自己也被困在了原地。
如今得见真相,事实又远非他坚持的那样,别说是左晏衡,他一个身在局外的人,都觉得是老天给他们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可没办法,他温青最不擅长的就是劝人,与其他在这儿说一万句,都不如让他自己待着,仔细想开。
温青起身,将他独自丢在御书房。
洪常戏看着他出来,“温大人,陛下他?”
温青贴心的给他阖上门,从他手里接过伞来,他抬头看着灰蒙不见底的天际,伸出空闲的手截了几个厚重的雨滴,“这雨下的如此干脆,可为什么不见丁点酣畅淋漓的感觉呢?”
“大人说什么?”洪常戏没听清。
“让他待着吧,就给那些大臣说他旧伤复发,近几日都不能上朝了,有要事就写折子递上来,给他备些吃的,还有上次开的伤药也都备好,他若不吃,你就替我问他。”温青顿了一下。
“问什么?”
“问问他,甘心吗?”
他若是甘心,死这儿也罢了。
第72章 崩塌3
时间一晃过了半月有余。
左晏衡成日成日的将自己锁在御书房里,天一黑就饮酒,醒来就批阅奏折,折子批完了继续饮酒,然后继续批阅奏折,循环复始。
大臣们见不着他虽心中忧虑,但也就只能疯狂的写了折子往上递。
只是幸好,他人虽然罢了朝,但上书的奏折多少还能有个回音,不至于石沉大海,耽搁国事。
他的案桌左边被洪常戏收拾的干净利索,规整的摆着三沓高高的折子。
就只有右边层层叠叠凌乱的搁置了许多书信,左晏衡不让动,他就老实的没打理。
温青每隔两日就会来看看他还活没活着,今日也不例外。
他也不与他说话,就在旁边看他批批改改。
那日被他捡起来的书信还在原地放着,“这个,便是当年你写给他的那封信吗?”
左晏衡的笔一顿,没说话。
“那看来是了。”温青拿起那封信反复观摩,上面的封漆还好好的,打眼一瞧就知道从来没有人看过。
左晏衡对他并不责备,他对这封信毫不在意,只失神的看着旁边的其他信件,终于在许久之后才沉沉开口:“我不甘心。”
这是他自温青走后,半月以来第一次说话。
“我不甘心。”左晏衡重复,他紧紧的捏着手里的毛笔,任由上面的墨水顺着笔触沾染到折子上,“温青,我不想穷其一生,都和他当个无甚关系的陌路人,也不想深夜梦回想起他时,总是心疼。”
他真的,很不甘心。
温青把玩着那封信,“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不甘心就去追回来,你在这里苟延残喘的躲着,和他那些理不清的过往恩怨,就能烟消云散了吗?”
左晏衡艰难的将笔重新提起来,他无力的看着手下染花了的折子,懦弱的未再多言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