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高考目标不仅是京州大学,还是澄县所在省的省第一。
路就在脚下,方向十分清晰明确,但也异常艰苦难行。
首先,别说澄县,就算澄县所属的川泽市,自成立至今都没有一个考上京州大学的学生。
其次,裴谨修从前还在裴家时,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都能立马得到,别说五年,他在此之前甚至连五个小时都没等过。
更何况他之前做事全凭兴趣使然,并没有什么非实现不可的宏伟志向,反正他既有的是时间,更有的是机会,很多目标就算实现不了也无所谓,对他来说重要的一直都是从过程中收获快乐,而不是从结果中实现目的。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他是从仇恨中汲取得来的生存的力量,整个人眼里心里便只有回去复仇这一件事。
可他与周铭仕之间横亘着天堑一般的差距,万泠集团里可一点不缺来自京州大学的高材生。要从周铭仕手里夺回万泠,高考省状元只不过是他实现目标的第一阶段。
微不足道的小目标,却也重要无比,难于登天。
就算是最乐观最顺利的情况,他也得熬过整整一千八百多天,四万多个小时。
压力激增,初时裴谨修总是焦躁崩溃,失落低沉,陷入情绪漩涡中不能自拔,没完没了地怀疑自己。
越急于冒进,越收效甚微。
幸好当时孟子冬欣赏他的字,觉得止步于此太过可惜,因此辗转为他找到了澄县最好的书法老师李游,让他每天去李游家里练上两个小时的书法。
于一笔一划,历史古籍间,明心证性。
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
他遇到的那些问题,原来千年之前就有伟大先贤同样遇到过。
生活向来如此矛盾。
他拼命地想要赶快长大,走出大山,出人头地,却一定要慢慢来。
裴谨修后来抄得最多的就是佛经,一遍又一遍的,倒背如流。
再浮躁的心也趋于平静了。
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就是在这群山沟壑里,日复一日地磨炼出来的。
最快的方法,就是慢慢来。
第132章
半年后, 裴谨修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澄县最好的一个初中——澄县第一中学。
这半年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风平浪静的。孔小冈后来没再找过他麻烦,可能因为那些黄毛觉得丢脸,并没跟孔小冈说实话。孔小冈看到裴谨修脸上的伤, 自以为教训了裴谨修,心底解了气,也就收敛了一些。
跳级考上初中,孟子冬比裴谨修本人还兴高采烈, 出成绩这天,他专门去菜市场买了不少菜, 还割了二两肉,做了一顿大餐庆祝。
一整个暑假, 裴谨修大多时间都待在孟子冬家里, 按自己的步调预习复习, 闲暇之余则练练字, 看看孟子冬买来的藏书。
很快就开学了。
澄县第一中学离县福利院很远, 离孟子冬家更远,所以裴谨修上初中后只能选择住宿。
他今年才九岁,县一中虽然比县希望小学的生源好点, 但也没好到那里去。孟子冬着实放心不下, 他多方打探, 得知裴谨修被分到了一班,而一班班主任胡悦恰好是孟子冬大学同学, 所以还专门带裴谨修一起上门拜访了一番。
县一中开学报道当天,孟子冬要回县希望小学主持工作,他抽不开空, 特地拜托他父亲亲自送裴谨修去了学校。
事实证明,孟子冬的担忧不无道理。
小学时裴谨修就是人群里最特殊的那个异类, 上初中后这份特殊被放得更大了,周围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身高普遍都在一米六以上,只有他一个人九岁,小孩模样,稚气未脱,个子也矮矮的。
尽管胡悦三令五申地跟班上所有小孩强调,不准打架,不准欺负同学,更不准孤立,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可裴谨修还是再一次地被孤立了,仿佛一个透明人般,他被排斥在了所有体育活动与集体项目外。
裴谨修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是怕自己拖后腿,十分努力地想证明自己可以。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这一次的孤立原来又是有人从中主导,刻意为之。
彼时的裴谨修并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感到十分无聊,甚至懒得去追寻这次孤立的根本原因,反正他参加体育活动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又不是多想和这些人一起玩。
孤立就孤立,大不了他一个人去跑步。
不过,他很快就会知道,那份潜藏在暗处,并不明显但也无比尖锐阴暗的恶意究竟来源于谁了。
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裴谨修一鸣惊人,他不仅考了年级第一,还是以每一门科目都接近满分的逆天成绩华丽登顶,甩了年级第二近六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