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头留下这个问题,出去煎药了。
百里子苓想了想,如果她病倒了,赵怀应该会马上派人接任她的位置,最有可能的就是西北提督周深。毕竟,张及和秦池的分量不够,能力也不够。
这种要命的时候,赵怀只会信任自己人,所以,周深会是不二人选。
周深就算星夜兼程赶来接手,那西北又让谁来主政?如果说这时候赫都率部来攻,西北会是个什么样的光景?
西北、北方同时作战,南陈怕是没能力同时打两场仗。
至于她自己?
她应该会回京养病,如果病情一直没有起色,恐怕连参与朝政都不可能。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她百里子苓远离权力中心。
就算她是病好了,手中无兵无将,她这个卫国公也就是个闲散贵族。更何况,在这个时候称病,还会让赵怀对她心生芥蒂,他们之间若是有了嫌隙,她想要再次拿到兵权,恐怕就不容易了。没有兵权,她百里子苓什么都不是。
第161章 161、战与和(11)
“将军!”桑吉和陆筝一起进来,打断了百里子苓的思绪。
她微微抬起头来,看了二人一眼,笑道:“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还死不了。”
“将军,你还信他?”桑吉一向都不太喜欢木苏和,在北楼关的时候就觉得那小子太鬼,后来北楼关闹的那些动静,都跟那小子有关。
但是,桑吉又知道,百里子苓喜欢那小子。虽然他很难理解,为什么是那小子。但人的情感,有时候说不清楚。
“信或是不信,于现在来说,没什么差别。你们来了,那就替我想想,他前几日来五河口的时候说,要给萧宗元一份大礼。我只当他是要在五河口搞事,现在看来应该不是。如果不是五河口,会是哪里,又可能是什么?”
百里子苓这时候也没功夫儿女情长,更何况,她本身也不是那样的人。喜欢是事实,但该做的事都会做,她一直觉得,狼崽子跟她是一样的。
“他来了五河口?你可……”桑吉一听这话,就想发火。可是对上百里子苓有些苍白的面容,想骂的话没能出口。
“萧宗元遇刺,跟他没关系吗?”桑吉又问。
“官府和我们这边都查了,刺客是从西北来的,应该是尾随萧宗元一行人来的五河口,故意等到了五河口才动手,目的是想以萧宗元的死来挑起南陈与雄鹰部的战争,毕竟萧宗元在二十里外驻扎了十万大军。”陆筝答道。
桑吉听完陆筝的话,走到舆图前看了看,他的目光从北方防线扫到西北,最后视线停留在北楼关。
陆筝注意到桑吉的目光,便问了一句:“侯爷,如今北楼关由谁驻守?”
“将军调回上都之后,北楼关便由韩祺担任北楼关将军。但是……”桑吉没有说下去,韩祺如今驻防上都,拱卫京师,遥远的北楼关似乎也没人关注到底由谁驻守。就连桑吉也不知道。
百里子苓坐在一旁听他二人说话,突然想起她调回上都前韩祺在青州抓的探子来。
如果当时她没有调离北楼关,她应该早已经开始备战。因为,那个时候,她便料定了开春之后北楼关会有大战。
赫都派了探子到青州搞事,青州知府当时也不敢把事往上报,便她和韩祺是都知道的。
“子渊,火速通知道青州知府刘传书。”百里子苓顿时站起身来,因为起来太猛,脑子晕得厉害,险些没能站稳,桑吉眼快,上前拉住她道:“为何是青州?”
百里子苓叹了口气,“怪我,我回京之前,青州已有赫都的探子。既然,刺客能从西北一路尾随萧宗元到五河口,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青州怕是陆陆续续进了不少人了。”
“你的意思是,赫都不会从北楼关正面进攻,而是改走青州?”桑吉道。
“青州那边地势险要,虽不利于大军前行,但如果陆续往青州输送兵力,几百上千兵力,应该不在话下。
一旦赫都要攻打南陈,无论是北楼关,还是青州,这种里应外和的计谋百试不爽。刘传书任青州知府多年,这个人老成稳重,他不会没有警觉。但我现在担心的是周大人……”
百里子苓揉了揉额角,桑吉忙道:“将军,我知你的意思。我马上写信给刘知府和周大人,希望还来得及。”
桑吉扶了百里子苓坐下,陆筝已经替桑吉铺好了纸笔。
提笔即书,桑吉那一手好字看在陆筝眼里,连连点头。不只字好,文采也好。不过片刻功夫,桑吉便把两封书信写好,递与百里子苓看。
“将军,可还有补充?”桑吉见百里子苓看着信纸有点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