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庭点了点头。
百里子苓突然叹了口气,大战在即,她有点想她的狼崽子了。
若是此战阵亡了,她的狼崽子怕是……
想到这里,她四下看了看,才发现乙辛不知道何时不见了。
走了也好,她又何苦再多搭上一条人命。
“将军不必叹惜,就算这城破了,我也定不会让将军有事。”身边一位身着甲胄的士兵回头冲她说道。
“你……”这人正是乙辛。
“将军,大战在即,我能问你个问题吗?”乙辛问道。
“有话快说,一会儿动起手来,我就只顾得上砍人了。”百里子苓看着前方。
“此战结束了,将军可愿意去草原?”
百里子苓注意到乙辛用的词,是‘结束’,不是胜了,或者败了。
“若是有命,我自当去草原寻他!”这是百里子苓心里的答案,但她并没有说出来,而是给了乙辛一个微笑。
“传令,弓箭手准备!”百里子苓大吼。
晋北王的叛军已到城下,一场厮杀即将开始。
第109章 、质问
晋北王赵启与安西侯冯康率军兵至上都城下,而眼看正午将至,雪后的天空万里无云,太阳暖暖地晒在这片大地上。
雪后初晴,当是极美的景致。
那未曾化去雪,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若是太平盛世,今天这样的日子,正是桑吉大婚,而且也定然会是上都城最为热闹的一天。
毕竟,桑李联姻,那是会震撼整个上都城的大事。
而今,城中街道空空如也,一片死寂。
晋北王一身甲胄,前几日还是俊秀的少年郎,如今却是少年英雄。他轻轻一打马,便要上前,冯康立马拉住道:“王爷,不可!”
“舅舅放心,百里将军不会杀我。”赵启道。
“王爷,百里将军的为人,我自是知道。但如今两军对垒,我们在百里将军眼里,只是叛军。”冯康再劝。
“舅舅,哪怕是我杀进这上都城,她百里子苓也不会杀我。”赵启笃定。
“舅舅莫担心,我有几句话与百里将军说。”赵启又道。
冯康哪里真放心,但他个这外甥一向很有想法,就如五年前,埋羊谷之战,南陈将士死伤无数,周边的军队皆不敢去救,都怕陷在里边,只能等着团灭。
百里子苓那是救父兄心切,自然不管不顾,带着那几百人冲了进去。但赵启就根本没有必要凑那个热闹。
一是赵启当时的实力还不允许,二是他若去救了,极有可能被皇帝给盯上。
但是,他还是派人去了,不顾身边人的反对。
他就是想让百里子苓欠他这么个人情,将来或许用得着。
“将军,来者好像是晋北王赵启!”陈庭惊道。“他不怕死吗?这么近,眼看就在弓弩的射程范围内。”
“陈庭,传令众将士,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放箭,违者杀无赦。”百里子苓也看清楚了来人,立马道。
“将军……”陈庭心想,这是多难得的机会。现在这个距离,一般的军士可能射不中赵启,但他或者是百里子苓是一定可以的。
擒贼先擒王。杀贼也可先杀王。
如果赵启死了,这些叛军也就没什么指望了。
但是,陈庭不敢。百里子苓的脾气,他跟了几年,再清楚不过,虽然心中不解,但仍旧传令下去。
赵启拉住了马,抬头仰望着站在城楼之上的百里子苓。
这上都城的城墙可是比北楼关的城墙更高,更坚固,毕竟保护的是京城。
“将军,自上次皇宫一别,也不过几日,不曾想,你我二人如今已成对立之势。”赵启在城下喊道。
“王爷,即便是到了现在,退回去,也还来得及。我定会在皇上面前替王爷求情。”百里子苓这话很官方。
“将军说笑了。你看,这些人跟着我从晋北出来,就是为了诛小人,清君侧,还南陈一个干净。如今到了这天子脚下,眼看就要抓住那些坏人了,你说让我退回去?敢问将军,我赵启还能回吗?”
赵启确实无路可退,百里子苓自然知道。
“王爷, ‘诛小人,清君侧’,我替皇上问了一句,你这诛的是哪位小人,清的又是哪些人?”百里子苓道。
“将军,你这话就有意思了。若是别人不知,倒也还好。你百里将军不知,那就说不过去了。老将军与少将军是怎么没的?二爷的腿又是怎么折的?
还有我南陈数万将士,如今还在埋羊谷里被蛇虫鼠蚁啃食。你却问我诛的什么人,清的又是哪些?”
赵启说完哈哈大笑,那战马似乎有点受刺激,有些站不住在原地转圈圈。
冯康在身后看着,替他捏了把汗,而这个时候,他是不能上前的,他若上前,对方必然杀他。到时,身后这支军队才要真的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