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拿了粮食喂了小鸡仔。
这种网也是现在家家户户喜欢用来关鸡的物什,这是由于通风散热,又方便。
云依依既然想养鸡,自然就要保证他们的存活率。
这古代的鸡不容易养活,除了各种传染病肆虐,鸡本身的质量也是不好的。
云依依这在镇上买的鸡,就瘦瘦小小。而她在背包里拿出的鸡,却胖乎乎的,又活蹦乱跳,吃完食后就叽叽喳喳的。
现在天气有些热,云依依也没办法降低温度,只能从长计议。
晚上的时候,她也懒得做饭,直接拿出火锅调料,在里面加了香菇,土豆,白菜,豆腐,牛肉,鹌鹑蛋等,然后便下锅煮开。
考虑到两个崽崽,云依依挑选的调料虽然是红汤,但是并不很辣。
煮好的火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两只崽崽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大杂烩,都惊奇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吃的。
云依依把食物盛入盆里端了出来。
燕大双迫不及待夹了一块肉,好奇地问:“娘,这是什么,我以前怎么没有吃过。”
那片牛肉鲜香可口,有些微辣,燕大双觉得好吃得差点没把舌头吞下去。
燕小双夹了好些菜在碗里,等菜慢慢冷却,才送到小嘴里。
云依依说:“这是火锅,你慢点吃,看看小双。”
燕小双吃菜的动作一愣,嘟起的小嘴被辣椒熏得红红的。
燕大双也学着他的样子,夹了好几块肉放在碗里,等冷却了才开始细嚼慢咽。
那厢燕母回去后,越想越觉得云依依花钱真如流水。
她向燕父抱怨了几句,对方皱了皱眉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这也是,燕母说:“幸好她现在还知道养孩子了,我也不用暗中操心了,就是太浪费了一些。”
岂止浪费啊,简直就是奢侈。
燕父想起下午吃的饺子,皮薄肉厚的,倒也赞同,“的确是浪费了一些,但那饺子是真的不错,比你包的还好。”
燕母斜睨了他一眼,“那里面全都是肉,当然好吃。”
她担忧地说:“老三家根本不懂过日子啊,她今天可买了上百只鸡仔啊,你说她一个人怎么养得过来。”
燕父也有些惊讶,“她买了这么多?”
“可不是呢,上次谭二嫂养的十五只鸡,一只都没能活过来,好像是闹了鸡瘟,她养这么多,要是其中一只鸡有病,都传染给其他鸡,那不是全打了水漂吗?”
燕父暗自嘀咕,“那老三媳妇也是个没经验的。”
虽然这么说,他们却也没有打算对老三家指手画脚。
其一便是燕母希望他们一家能够和谐过日子,其二则是老三媳妇还真不是一个好相处的角色。
当初还没分家时,大儿媳妇勤劳,干事最为麻利,二儿媳妇精明,爱耍小聪明,但也听她的话。
她管着一家,自然要把儿媳妇管理得妥妥当当,所有任务都分配好,才能维持一家和谐。
但三儿媳妇却是个不服管教的,她长相本来就明媚,性格自然就是傲气。对于分配的任务一向不满,经常偷懒。譬如让她出去买肉,她可以一天都不回来,最后回来了,钱也没了,肉更没有。因此燕母再也不会让她去买东西。
老三媳妇儿娇蛮又娇气,一旦她说上一句,对方便一哭二闹三上吊,时间一长,燕母只好减轻她的活计,就连喂猪都不敢让她喂。
毕竟在这乡村,他们只想过安生日子,况且老三媳妇儿还是挺争气,很快就怀孕了。
老三媳妇儿怀孕后,便更加娇气,他们是什么事都不敢让她做了。
那时候老三还在呢,尚且如此,如今出了这些变故,燕母更是不敢得罪三儿媳了。
她也了解对方的性子,就害怕她和老三和离。
和离这种事,在乡下极其少见,对于每家每户都脸上无光,很多人只要觉得能够将就过,那就过吧。但是燕母觉得老三媳妇就是个不靠谱的,要是逼急了她,她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毕竟她年轻漂亮,即便和离了,也能找个不错的对象嫁了,但她那两个孙孙就可怜了。
她越来越忧愁,但这种事又不能分享给别人,便憋在心里。只要是敢诋毁老三媳妇儿,她都会怼回去。但其实她心里其实也觉得那些人说得不错,老三媳妇儿看起来还真就不是个安分的。
特别是她现在一个人住着,又常常跑到外面置办东西,燕母还真担心她有异心。
这些事也不是她能改变的,现在老三媳妇儿至少愿意照顾孩子,若是她插手老三媳妇的事,她敢保证,对方肯定会反感至极,说不定还会闹出事来。
当初住在一起时,老三媳妇尚且如此,何况是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