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问道:“燕夫人,如果朝廷想征用这方子,你可愿意以银两相换?”
“左相大人,这些我本来就未打算藏私,本就打算献给陛下。”云依依微微一笑。
“夫人有此大义,是天下百姓之幸,本官佩服。”
“左相大人客气了。”
左相想的要更深层次,这个薯片是个新事物,从来没有人做出来过。
如果国家来生产贩售,将会大大增加国库。
这些年,陛下一愁粮,二愁银。
若是能掌握这个方子,定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他本来是打算从云依依手中买过来的,谁知人家直接白送了。
要不说燕清河是个好命的呢。
“燕夫人,这些粮食可有其他的吃法?”左相问道。
云依依想了想:“如果大人不嫌弃,今晚还请府衙用膳,届时,妾身让人把菜式都做出来给您尝尝?”
“如此甚好。”左相厚着脸皮笑道。
他本来只是打算过来看看就走的,没想到这粮食的吃法超出他的想象。
正说着,燕清河走了过来。
“左相大人。”燕清河颔首。
左相有些酸酸地开口:“燕大人,你可真是个好命的。”
燕清河听闻,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并不妨碍他的欢喜:“我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娶了夫人,这便是下官最大的好命。”
云依依嗔笑。
这人怎么不分场合地秀恩爱。
众人猝不及防被喂了好大一口狗粮。
片刻,左相咳嗽一声:“燕大人,我看你信上所说,有独特的种植技术,可是这大棚?”
“正是,有此大棚,一年四季的想吃什么都能成活。”燕清河说道。
左相目瞪口呆。
第657章 神迹
没有来浮山县的时候,左相从来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种技术。
什么叫做一年四季都可以?
这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
但是,他们却做到了。
岂不是神迹?
“燕大人,那几百万斤粮食是在哪里?”想到信上所说的,左相连忙问道。
“稍等,还请左相大人移步。”燕清河说着,率先走到前面带路。
云依依紧跟其后,对左相大人解释道:“因为产出来的粮食比较多,为了方便存放,专门开辟了地窖。”
幕僚点头:“还是夫人想的周全。”
有些粮食,就是因为存放不当,所以导致腐烂生斑。
云依依作为一介女流之辈能考虑地这么多,实属不易。
随着众人的深入,底下越来越黑暗。
苏明早有先见之明地挑了灯芯,室内一片通明。
再次点亮地窖的时候,汪临忍不住还是一番感叹。
他们已经见过一次,自然能克制住情绪。
但,左相大人可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筐粮食。
他之前已经知道了哪些叫什么名字。
尽管如此,看到这么多筐的粮食,他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这是一场梦境。
他在信上听说有几百斤的时候只是激动,而当他真正看到一屋子的时候,更多的是震撼!
尤其是燕清河跟他说还有两个地窖的时候,这种震撼更是达到了顶点。
他脑子里被震得嗡嗡的,只有一句话:大周国有救了!
陛下要是看到了,一定会很欢喜的。
何止欢喜啊,他肯定会喜极而泣的。
幕僚虽然提前知道,但是真正看到了,还是不免有些呆滞。
好半晌,他才道:“左相大人,这件事兹事体大,咱们给陛下报个喜吧!”
左相回神,连忙叫了个人回京城传口信。
云依依说道:“左相大人,天色已晚,不如先去衙内用膳?”
顿了顿,她又道:“妾身已吩咐厨房,今晚会把所有菜式罗列出来,左相大人到时可挑选几个菜式带去京城。”
左相老眼含泪:“夫人的深明大义,本官一定会禀告陛下。”
云依依含笑摇头:“都是大周的子民,左相大人言重了。”
“夫人,晚膳准备好了。”丫鬟前来禀告。
云依依点点头。
燕清河笑道:“还请大人移步。”
左相想过今晚的晚膳会很丰富,但没想到会这么丰富。
丫鬟们鱼贯而列,桌子上很快摆的满满当当。
左相偷偷数了下,大概有20个菜。
云依依则是站起来为左相介绍菜式。
首先介绍的是番茄的菜式。
“这是番茄炒土豆。”
“这是番茄炒蛋。”
“番茄素汤。”
“番茄鸡块。”
“番茄圆白菜。”
“番茄牛腩。”
末了,笑道:“这是番茄酱,可以用来沾薯片吃。”
“炖白菜。”
“酸辣白菜。”
“白菜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