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了很多次科举考试了,还是头一次经历殿试,但却看过往年的书,知道具体的流程。读卷官一共有八人,这八人传阅了试卷之后,会把最优秀的十份试卷递给皇帝,并且每人会在上面标注佳卷,所得佳卷最多的看来就是林成远,其次就是苏长安。
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感到激动呢?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那么他们两个肯定就在一甲之中了。
皇帝看完了前面的试卷之后,自己留下来几份,也不说话,便又招了招手,立刻又有考官呈上了其他的试卷。
果然很尽责啊,哪怕是殿试,皇帝其实也不用主动监考的,毕竟要陪同这么多考生坐这么久,以往也有皇帝要大臣帮忙监考即可,像他如此亲力亲为的皇帝并不多,但他亲自来看,也能更加了解这些人的真正水平。
众考生的心又扑通扑通地跳动起来,他们知道这皇帝最是喜爱发现人才,有的试题考官们也许看不上,但只要入了皇帝的眼,也许他们就可以一举翻身,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正当他们这般想的时候,皇帝已经放下了试卷,脸上看不出喜怒:“朕很欣慰此次科举,在场的各位都才学斐然,并没有才质简陋之人。”
此言一出,众人就松了一口气,这是皇帝对他们的肯定,也就是说皇帝还是很满意的,虽说殿试不会淘汰,全部考生都会录取,但要是皇帝心情不好,从中选出不满意的一两人,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
“一甲为苏长安,林成远,燕清河,朕观这些试卷,也就这三位最为出彩。”
这是从十份试卷里面,把一甲给定下来了,考生们忍不住看了那三人一眼,眼中刚充满了艳羡,就听皇帝拿着一张试卷,仔细看了看,似乎在琢磨着什么,“燕清河,你是会试的第一,朕之前看过你的会试试卷,和此次有所出入。”
燕清河抿了一下唇,上前行了礼,一直低着头。
这话虽然听不出喜怒,大家却听出了不同。当初因为李询出的这件事情,皇帝便对会试很是在意,若是查看了会元的试卷,那也很是正常。当然,这也是一个机会啊,要是得了皇帝的青眼,从此不就一飞冲天了吗?
“你抬起头来。”皇帝道,燕清河这才看到了皇帝,他匆匆一瞥也就移开了,毕竟一直都有规定,不能盯着皇帝看,不过燕清河却已经看到了皇帝的容貌。他约莫四十多岁,长着一双下吊眼,面无表情时,有一股杀伐之气,声音却还显得挺为和悦的,和容貌完全不一样。
“长得倒还俊秀,不像是能写出这般的文字的人,你在会试的答卷和林成远倒也类似,文章行云流水,功底深厚,辞藻华丽至极,的确是佳作首选,此次却摒弃了你的优势,措辞简洁,这是为何?”
闻言,林成远心中就咯噔了一下,他分不清皇帝这是赞美他,还是在影射他。
第553章 尘埃落定
皇帝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没有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既然是他亲自问出来了,那就是一种质疑。
他在质疑燕清河为何变换风格,怀疑他是个表里不一的人。这就是踢到了铁板上,百官们的目光也落到了燕清河的脸上,觉得有些耐人寻味了。这人的年纪不大,可见却是有点心眼的,却没有想到皇帝不喜欢心思太重的人!
这也正常,皇帝喜欢有才的人,更喜欢光明磊落的人,若是精于算计,心思深沉,这种人放在身边做什么?时时刻刻都要防着吗?还是选择通透一些的较好。
每个朝廷都有自己所流行的文风,大周朝本就喜爱这类文章,文笔迤逦至极,善用修辞,让人觉得很有才华。这种文风不易,机尽管大家都明白,也很欣赏,却不是每人都能写出来的。燕清河之前便是这种风格,所以一路过关斩将,深得考官们的喜爱。简单来说,就算是科举,其实也是有套路的,就跟应试考试一般,虽然给了一个方向,你便按照题目来写,虽说可以随意发挥,但也是定在了一个框架里面的,考官们有自己所喜欢的文风,自然便会给与高分。
燕清河淡淡道:“皇上,会试时,学生是尽了全力,才写出了让考官满意的答卷,而这次殿试,学生经此一遭,也没有太多遗憾了,便想要摒弃华丽的辞藻,展现真实的自己,交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交给皇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无所谓最后的结果。”他脸上带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又有一种淡泊致远,对于皇帝的质问,不慌不忙:“也许这份试题并不是考官所满意的,却是学生想要真正展现出来的,这就是学生内心所想,摒弃了所有的杂念,站在这里的,就是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