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了一个郎君之后(9)

作者:白玉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陈太后隔着珠帘,看向殿中袖手而立的冷峻青年,心中思量许久,终是在面上蕴一个笑来,柔声道:“顾副使刚刚回京,哀家总担心有所叨扰,如今顾副使既已在长安置府安家,这一直推迟的接风宴,也该办起来了。”

顾舟眉目低垂,闻言面色也没什么变化,客气地说着官话:“承蒙太后挂念,倒是近日军中还有些事没忙完,接风宴就不必了。”

陈太后以帕掩唇,嗔怪一声:“顾副使南下追击叛军,大胜而归,功勋卓著,如何能不设宴款待?哀家早就命人准备许久,你可莫要推辞,倒让那些宫人白忙活一场。”

话说至此,顾舟便倾身应下:“多谢太后恩典。”

陈太后笑了笑,又顺着话道:“顾副使这般年纪,已经能东征西讨,立下如此战功了,倒真是前途无量。就是不知可有家室?”

顾舟身形微顿。

“若是没有,哀家也好为顾副使多多相看,这长安城自是不缺那些温婉贤淑的女郎,不拘顾副使喜欢什么样的,总能有好女儿与顾副使相配。”

陈太后装出一副热心肠的模样,似乎是想要为顾舟的婚事牵线搭桥,又好像是对臣下的关切问候。但顾舟就是在这样的话中,抬起眼皮,目光穿透珠帘,定定地落在了陈太后面上。

冷冷涔涔,似是浸了寒冬的冰雪,凉薄如刀。

陈太后心头一跳。

同时暗恼:糟了!

她不该试探。

作为跟在先帝身边十多年的贵妃,陈太后自然是知晓七年前,琼华公主闹出的荒唐事的。

甚至在宫中举办的几次宴席之上,她还见过彼时跟在琼华公主身侧,面白如玉、行事拘谨的少年郎君。

陈太后与妙元一样,都没想到这位跟在谢江身边,为谢江出兵打仗的节度副使,会是顾舟。

——顾副使的名头,是在小皇帝被谢江扶持着登基之后,才渐渐显露出来的。陈太后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个后宫妇人,即使偶然得知这位河东节度副使的名姓,也断断不会联想到七年前那个背景单薄、只能被琼华公主欺负的可怜少年身上。

毕竟,谁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在被一国公主抛弃、驱赶之后……也能翻身呢?

当陈太后于几天前见到顾舟,紧接着他便请旨要走琼华长公主府——

饶是陈太后对妙元颇有不满,也要忍不住为她叹气。

看样子,顾副使是一直记恨着当年的事,他此次回京,少不得要纠缠那些往事。

陈太后想打听顾舟的家室,也是想试探一回:他是单纯的报复,还是说,他这些年一直对琼华长公主念念不忘,想要再续前缘?

这试探倒是跟妙元没什么关系,更多的,陈太后是担心顾舟多有怨怼,那连带着,对同为皇室的她和小皇帝,又怎么会是好事呢?

在近乎凝滞的气氛中,顾舟面色冷淡,终于开口:“臣的婚事,不劳太后费心。”

可谓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太后留。

陈太后尴尬地笑笑,打了圆场:“哀家自然不是想插手你的婚事,无非是见顾副使年轻有为,便想着多问几句……”

顾舟拱了拱手:“太后若没有旁的事,臣这便告退了。”

陈太后再是挽留不住,干巴巴道:“也,也好。”

顾舟告辞离去。

-

顾舟来到观风殿。

谢江身为扶持当今小皇帝登基的第一人,如今担着摄政之权,除了作为河东节度使之外,同时还兼任代州都督、加设尚书左仆射。前不久,又加封了镇国公的爵位,当真是风头无两。

为了方便谢江出入宫廷,向陈太后与小皇帝回禀政务,宫中就将位于前朝的观风殿,赐给了谢江。

顾舟穿一身暗红官袍,腰别长剑,立在檐下等候谢江传唤。

过了会儿,才有谢江的亲卫出来,引顾舟入内。

顾舟整袖倾身:“镇国公。”

坐在交椅上的谢江,瞧着约莫四十来岁,身材健硕,浓眉厉目,颇有几分威严。

闻言,他嗯了一声:“刚去见过太后?”

顾舟应是:“不过是与臣说了说过两日的宫宴之事。”

他不欲与谢江多言,又上前,从袖中递出一道折子:“据下头的人说,倒是在洪州发现了前太子的踪迹。”

前太子便是姜妙元一母同胞的兄长姜承鸿。

自从去年,卢龙节度使发动叛乱,攻入长安时,太子就带着妃妾与属官南下潜逃了,至今都不见踪迹。

长安城中,谢江已经以勤王之名,诛杀卢龙节度使,拥立小皇帝继位。这仍然流窜在外的太子,便成了隐患。

姜承鸿必须消失,谢江才能通过把持幼帝,握紧摄政之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