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舟哼笑一声:“所以你只是想说,若我想以后还能让你这般热情,明日、后日、每一日,都要像今天这样,不再把你拘到身边?”
妙元搂着他的脖子不说话。
虽然她的确是这个意思,但顾舟怎么能说的这么直白啊。
她真的不想再过前两天的日子了。
而且她都对顾舟服了软,这么好声好气地取悦他,他应该消消气,顺着就原谅她、撤销这所谓的贴身监视才对。
但顾舟道:“你想得可真美,姜妙元。”
妙元眨了眨眼。
“我说过,别以为说几句软话就够了。今日只是我看在你昨夜表现好的份上,临时让你歇了一天而已。”顾舟道,“明日一早,继续跟我去皇城。”
妙元顿时一惊,整张脸都垮了下来。
她手臂一松,下意识就想离开顾舟,转目间,就与顾舟的眼神撞上。
顾舟似笑非笑,目光中透露着微微冷意,警告地看着妙元。
妙元赶紧又收住了手臂。
顾舟语调慢然:“现在还开心么?”
妙元:“……开心。”
“这就对了。”顾舟含笑道,“你还没到可以跟我谈条件的时候,你得明白,现在谁才是受制于人的那个。”
--
妙元又跟着顾舟往皇城去了几次。
然后她发现,每过两天,只要她别故意惹怒顾舟,顾舟都会大发慈悲,给她放个小假。
在这天,她能喘口气,窝在府中休息,或是腾出手搞一些需要瞒住顾舟的小动作。
顾舟并不关心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在做什么。
甚至有可能,他就是故意放任自己去做那些事的。
妙元不知怎么就想到这种可能,顿时心中惊惶,又害怕这是不是欲擒故纵,是谢江一系想要抓她的把柄。
妙元只能慎之又慎,安慰自己,似姑母那种手握暗卫的公主,都能在长安城那么多朝臣眼皮子底下潜伏十几年,她应当也不会被发现。
妙元又一次被顾舟留在府中的一日,平乐姑母给她物色好的几个女郎来了。与之一同入府的,还有赵管事、钱嬷嬷和她的女儿,以及前太子之子姜越泽。
钱嬷嬷的女儿今年七岁,名唤刘婉,比姜越泽略大些,却活泼好动,热情外向。而早在来义宁坊之前,婉娘就已经与姜越泽玩熟了。
赵管事与钱嬷嬷几人,也反复向姜越泽交代了,搬来义宁坊之后要注意的事项。
傍晚时分,顾舟下值归来。
正看到两个蹲在府门之前玩石子的孩子。
第26章
顾舟看了片刻。
两个孩子都穿着粗布做成的衣裳, 瘦瘦小小,显然是已经在这里玩了一会儿了,脸上、身上都沾了不少灰尘的脏污。
他静悄悄走过去, 影子笼罩住了他们。两个孩子才察觉到有人靠近, 转头看见顾舟, 当即“啊”地叫了一声,慌忙站起身来退后。
此时钱嬷嬷从府门中出来,见状连忙上前, 将两个孩子护到身后, 倾身朝顾舟行礼。
“老奴见过大将军。”
顾舟打量她片刻, 感觉她有些面熟,大约是以前就见过。他指了指钱嬷嬷身后一人一边,抱着她手臂不撒手的孩童:“你的孩子?”
“正是。”钱嬷嬷尴尬地笑了笑,把两个孩子往前带了带,分别介绍道, “这是小儿刘润,这是小女刘婉。还不给大将军问安。”
两个孩子连忙像模像样地弯腰行礼。
顾舟摆了摆手,又问钱嬷嬷:“从哪里来的?”
钱嬷嬷道:“老奴从前就一直在伺候长公主, 也就前两年才被殿下派去通善坊料理庶务。如今殿下既然搬出来了,此处也正缺人手, 殿下就将老奴调了回来。”
顾舟看了看站在她左右的一儿一女。
钱嬷嬷续道:“这两个孩子打小就没了爹, 是长公主体恤老奴孤儿寡母,才准许老奴将他们一同带来……”
“顾舟!”
妙元在府门处唤了一声,提裙跑了出来。
顾舟收回视线, 转头望向妙元。
妙元道:“你既然回来, 怎么不入府去,反而在这儿杵着?”
她走上前去, 如常挽住顾舟的胳膊。
顾舟垂了垂眸,抬步向府中走去。
“平乐大长公主给你送来的人,今日都到了?”顾舟随口问道。
妙元点点头:“到了,日后我既然要在这边安置,府中人手也要配齐。”
顾舟不置可否,他只想起方才那个钱嬷嬷说的话,语气有些怪异道:“你对你府中那些仆婢,倒真是贴心。”
妙元心跳乱了一拍,生怕被顾舟发现什么异样,用无所谓的语气道:“多赏两口饭吃罢了,公主府还能连这个都供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