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她带着人上前, 挨个检查了一遍布置,与身边的幕僚云欢道:“妙元许久不曾来我这里,今日是要好好招待一下的。待会儿宴上要奏的曲目, 你也都过了眼了?”
云欢低眉应道:“臣已经都看过了。”
姜如英点了点头。
说话间慕潇也应召前来, 向姜如英行礼:“大长公主。”
姜如英问:“你在琼华长公主府上待的时日最久, 应是熟知她的口味。可去厨房看过菜式了,都妥当了没有?”
慕潇倾身应道:“都妥当了。”
姜如英如是这般亲自叮嘱、询问了一番,才放下心,坐在矮榻上休息。
过了会儿,府中的卢司马领着琼华长公主身边的传话小厮上前, 道是长公主已经出发,约莫还有小半个时辰到。
姜如英诧异:“她不是搬去义宁坊住了么,怎么要这么久?”
小厮苦着脸道:“殿下有所不知, 长公主今日随谢大将军去了皇城,这才耽搁的晚些。”
姜如英若有所思:“谢大将军……他和琼华长公主一起来吗?”
小厮点头道:“是一起来的。”
姜如英目光便转向一旁的慕潇, 打量了片刻。
十年前关中大旱, 慕潇、慕漓两兄弟,是被她从灾民中救下来,收留在府中的。那时他们二人不过十几岁, 孪生兄弟俩, 样貌都生得很是清秀,性格却截然不同。
哥哥慕潇内敛沉稳, 弟弟慕漓则外向活泼。
正好一个人可以负责照理内务,一个人正适合去走南闯北,打探消息。
姜如英府上已养了许多幕僚。
其中有些,是如云欢这般,只擅长吹拉弹唱、奏乐取乐的,但更多的,是被她安置在公主府属官的各个职位上,以及……暗处的位置。
公主们明面上不会参与政事。
但姜如英,掌握了一支直接听命于皇室、数量足有百人的暗卫队。
先帝信任她,城破之前,她就是凭借着这一支暗卫队,为皇兄搜集长安城中各色情报,监视有异心的朝臣。
可怎么说呢,王朝屹立太久,总有些沉疴旧疾,不是仅凭她皇兄一人之力就能挽救的。
长安城中众人只知晓她平乐大长公主荒//淫无度,府中多豢养形形色色的郎君,却不知在这些郎君中,真正用于取乐、迷惑朝臣世人的,屈指可数。
她甚至迷惑了妙元。
这么多年过去,姜如英想起当初,妙元只因羡慕她,就冲动任性做出的那些事,就有些无奈之感。
年少而情窦初开,她的皇兄选择了纵容。可少年人的喜悦也是那么短暂,妙元很快就觉得,这种事并没有什么意思。
妙元长大了,也知晓了她的姑母并非传言中那般荒唐。
彼时姜如英府上幕僚已有太多,便把慕潇慕漓两兄弟送去了妙元府中。
——但姜如英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无意中被妙元看中,后来又一刀两断的郎君,会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回来。
而且回来之后,就强势而不容拒绝的,赶走了妙元身边所有的年轻幕僚。
妙元受他所制,已经很久没有来她府上看望了。
姜如英看着慕潇,轻轻地叹了口气。
慕潇微微垂眸。
“你退下吧。”姜如英眉头轻皱,“如果待会儿琼华长公主问起你,我再让人唤你过来。”
慕潇垂在袖中的手紧了紧,低声应道:“是。”
他身形清瘦,后退几步,转过身去,背影无端让人觉出几分孤寂,很快就消失在深沉暮色里。
等妙元与顾舟终于来到平乐大长公主府,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凉亭内外燃起烛火,将这一片都照得明晃晃的。
姜如英坐在主位,远远看见妙元与一个青年男子相携而来,姿态亲密,不禁盯着瞧了好一会儿。
她几乎已经要忘记顾舟的相貌,今日再见,才将以往那个眉疏目朗的少年,与现在这个神情冷肃的大将军联系在一起。
两人挨得极近,这般瞧着,倒真有些郎才女貌、神仙眷侣的模样。
是妙元先笑着唤了一句:“姑母!”
姜如英弯起唇角:“等你许久,可算是来了。”
二人一同上前行礼,妙元却没有如往常般,亲热地过来挽住姜如英的手臂,而是与顾舟站在原地踌躇片刻,看看分设在两边的席位,红着脸问姑母:“我们两个能不能坐在一起?”
姜如英惊讶地扬了扬眉。
而后她看了顾舟一眼,发现这位大将军神色倒是平静,仿佛妙元说的根本与他无关一样。
姜如英温声道:“自然可以。”
说着,她眼神示意了一下亭中侍立的仆婢,让他们把两张桌案并排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