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暄放下手中书卷,若有所思。
“灵山书院内分四部——玄商医隐。玄部擅长谋略术法,教导学生谋天下定江山。常常用法如神,瞬息万变,以智取胜。”
“商部重算学,重实用,当今世上,那些个赫赫有名、白手起家的富商,皆出自灵山书院。”
“医部教一些岐黄之术,尝百草以识人心。而隐部便比较神秘了,江湖中少有传闻,他们要求学生藏锋敛锐,兼包并容。”
“总之,各有特色。”随后,她话锋一转,“我当然去玄部啦,毕竟那可是灵山书院的活招牌。”
萧卿隐有些小小的失落,“还以为你会跟我一起去商部赚大钱呢。”
“小世子,你呢?”她朝微生星野问道。
“云暄去哪儿,我便去哪儿。”
萧卿隐瞪了他一眼,吐着舌头埋怨道:“重色轻友的家伙!”
“什么……什么重色轻友……”他脸庞有些红润。
“是我答应了云暄娘亲,要好好照顾她的。”
萧卿隐搭上云暄肩膀,“当然啦,我也答应了云夫人,要好好照顾云暄!”
三人面面相觑,怯怯一笑。
灵山高悬,天阶难攀,夜幕降临,他们褪去一身疲惫,在山脚住下。
翌日清晨,三人徒步前往灵山书院。山上灵气充裕,花香袭人,越过了重重叠叠的山,当遮掩的障碍物从面前消失,视野渐渐辽阔,便看见了恢宏气派的书院大门,百尺高楼耸入云霄,雾气弥绕。各式建筑参差错落,宝塔珍阁玲珑满目,隐约间好似踏入仙门。
扣响山门,便有书童前来引路,他将云暄三人带到了大殿门前。
抬头看向大殿的牌匾,上边写着“章华台”三字。
望向四周,站着许多少年少女,看身形约莫与云暄同岁,锦衣华服者有之,灰头土脸者有之。说起话来,更是汇集了四方口音。
钟声敲响,书童唤道:“请入内堂。”
云暄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内堂十分宽阔,中间是走道,两边摆满了方桌,方桌间有罗帷相隔,香炉传来了沁人心脾的芳香,似乎有定神的功效。
“一场文试,请入座!”
云暄寻一方桌,随后坐下。
高堂上,坐着一位须发尽白的老先生,微生星野附耳说道:“那是书院院长,我幼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云暄抬眸,与老先生对上视线,他轻抚胡须,笑意盈盈点了点头。
老先生身后挂着一副字,灵动飘逸,穹劲有力,上边写道:“书海拾贝,开卷有益。”
待众人落座后,书童开始分发试题,老院长燃了一炷香,笑道:“三炷香的时间,还望诸位小友知无不尽。”
众人拿到试题,匆匆扫了一眼,便被繁多的内容吓了一跳,连忙提笔慌乱作答。
一时间,堂内只余松香、墨香与书香。
耳边尽是些翻卷声、落笔声,以及风吹罗帷声。
奋笔疾书,又匆匆擦去满头大汗。懊恼不解,咬着笔杆捶胸顿足。
“一炷香燃尽!”
云暄专心致志,洋洋洒洒写满了纸,大谈其道。此次文试内容所涉者泛,四书五经,六爻八卦,还有算术观星,对于一群八九岁少年,实在是强人所难。
但云暄平日里便好读书,什么都读一点,什么都学一点,答起来颇有些怡然自得、渐入佳境。
“还有半柱香!”
有人撂下了笔,提前交卷。
老院长有些欣慰,“可都答完了?”
考生摇了摇头,答道:“腹中空空,绞尽脑汁,实在是无从下笔。”
旋即,便引发哄堂大笑。
最后的香燃尽,书童扬声道:“文试结束,停笔!”
待书童收好试题,场上哀嚎声渐起,萧卿隐朝她冲了过来,哭丧着脸,说:“太难为我了,那些东西都未曾学过,还是收拾收拾东西,打道回府吧。”
微生星野双手抱胸,“怎么,才第一场就打退堂鼓了?”
萧卿隐两手叉腰,“瞧你这神气的样子,又答了多少。”
他扇子一挥,露出了扇面上的四个大字——空空如也。
书童道:“请诸位稍作歇息,二场武试即将开始。”
萧卿隐连忙问道:“小书童,武试都有哪些内容呀?”
“骑马、射箭、负重……女子只需参加这三项,若都过了便可,其余的不必勉强。”
萧卿隐连忙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都有练过。”
“那你说说男子需要考哪些内容?”一位女子走了过来,她一身劲衣,腰间别着长鞭,手中还绑着绷带,看上去是出自武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