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恭好笑起来,“这怎么又扯到性命上头了?”
“怎么扯不上?老爷怕的就是路上遇见个什么贼啊盗啊的。真遇上了,你是先跑,还是先护着主子?”
他眯起笑眼远远向天外望去,“咱们江南一带还算太平,少有贼寇。”
本来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妙真却忽地较了真,立在雪里挑着眼,“少有也是有,偏就叫我碰上了呢?你是丢下我自己跑,还是想法子护我要紧?”
良恭也只得立在那里,看她的神色,是一定要个答案的才肯罢休。
原是随便点点头就能哄过她去的事,这会却叫他难以启齿,好像真应下来,就等同于真是把性命押给了她。
这哪里值当呢?他把眼别开,余光却被她那双高傲的眼睛挽绊住。又变得有些犹豫了。
即便良恭真拿这话说给尤老爷听,尤老爷仍是在案后摇手。其中还有个缘故,尤老爷想着妙真再过一二年即要出阁,这会再往湖州去一趟,只怕父女相聚的时日无多。
妙真带着好大的气地回屋,沿途雨雪,她兀自往前走。良恭追上来给她撑伞她也不要,将伞抢来摔在地上,折断了散架。
回房小丫头看她湿了鞋袜,忙奉茶上来,请她换衣裳。她却将胳膊一扫,将茶碗“咣当”扫了下去。
吓得小丫头忙冒着大雪去外头寻人来劝,不想里外寻了一圈,林妈妈白池等人皆不在家,忙着筹备过年的事情去了。
只得又到院门外头敲良恭的门,“良哥哥,你去劝劝姑娘,她在屋里发火呢。”
良恭正在铺上睡着,迷迷瞪瞪地翻了个身咕哝道:“随她去发,横竖她火气大,浑身的脾气不发出来她也不痛快。”
那丫头在门外一怔,又再试着敲了敲,“我们可劝不住,白池姐和花信姐都不在家。她一会该哭了。”
不一时就见良恭满脸不耐烦地将门拉开,认命地拖着步子走到正屋里。
妙真果然正伏在炕桌上哭,听见动静把两眼浮在臂弯上头看一下,又埋回去接着哭。起先还是细细的啜泣,久没听见良恭作声,那哭腔便渐渐大起来。两个肩一挫一挫地把窗户上白森森的雪光晃动着,终于晃笑了良恭。
他走到榻脚板上坐,就挨在妙真裙边,手放在炭盆上烤着,“哭肿了眼,可就做不了嘉兴府第一美人了啊。得落个名次,做第二。老.二老.二,不中听。”
妙真探出挂泪的眼睛,“我做了第二,那谁能做第一?”
“白池啊。”
正戳中妙真的心肺,想着安阆也看中白池,如今连良恭也赞她生得好,自己岂不满盘都落了下风?
她怒从中来,提起脚踢他的背,“你个不长眼的狗东西!都是你不会说话,才劝不动老爷!”
良恭往前趔趄一下,又端坐回来,扭头看她,目光有些发凶。妙真愈发作对,偏又踢脚踹向他的肩。反应不及,脚腕给他一把抓住,她挣了两下挣不开,反倒感到皮肤与皮肤的摩擦,像是两块打火的石头,擦出了温热的火花,从脚底往她心上窜。
她又放弃了挣扎,假意是挣不开认了栽,把带泪的恨眼挪开,心内却是在绵绵地微笑着。
窗外已是个玉碾乾坤的世界了,扑簌簌的雪花羽毛似的扫在心尖上,使人发痒,使人颤栗。
他却把她的脚放下了,调侃道:“你是指望把自己作弄病了给老爷看,老爷一个心软就答应了么?”
妙真适才发觉鞋袜还湿着,连头发肩上都有些湿润,又怪到他头上,“午晌老爷书房回来,你怎的不想着点给我打伞?哪有你这样的下人,半点不醒目。”
良恭拍拍肩,“你恼得跟烧了屁股的野鸡一般满雪地里乱窜,我好容易追上,你还把伞折了。这会又来怪我?”
妙真发狠又踹了他一脚,“你才是野鸡!你是野狗!”
他失口骂人在先,也就丧事了争吵的底气,什么也不说,瞟着身边那两只柔软的脚。
脚上套着浅口的厚底白绸鞋,鞋面上绣着一湾淡水。那水似乎被屋里的暖气熏得有了温度,使人冻硬的骨头有了软化的趋势。
她又说:“你赔我的伞!”
良恭低下头不作答,心里冒出个念头,还没来得及回付她,就听见白池并花信进了院。他忙起身,自觉站去了罩屏外头。
二人手上皆捧着些过年的装饰,进门看见他也在,白池上下扫了他一眼,皱起眉递给他几张窗花纸,“恰好你在,高处丫头们贴不到,你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