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要除去威胁边境几十年的祸患,二来是他初登基,急需一场足以令他坐稳帝位的功绩。
“蛮军有勇无谋,我军数十年只守不攻,对方定然是以为我们不敢打,内部定然空虚不坚,而今陛下肯开战,正好一举挫他锐气。”陆谨州言罢,又看向凌奕:“蛮族一旦战败,必然心怀不满,常怀反叛之心。”
凌奕赞同点头:“陆卿是想?”
陆谨州行了一礼:“臣请陛下降旨,而今最适合前往治理平息蛮夷之地之的人,非臣莫属。”
并非陆谨州太厉害,而且凌奕根本没有值得信任之人。
朝中有的是贤才,可这些人与凌奕相识太短,对方不清楚凌奕这个皇帝,凌奕也不信任对方。
唯有陆谨州,是凌奕值得托付的。
“这仗还没打完,陆卿便已经开始想如何治理了?”凌奕心头一堵,哑然开口。
陆谨州却是轻笑:“边陲百姓恨蛮军入骨,如此军民一心,将领又绝非等闲之辈,此战怎能不胜?”
“若非先帝太过软弱不肯开战,又惧怕战败后的损失,才迟迟拖延,殊不知此举反而是在长他人气焰。”陆谨州又行了一礼:“陛下......”
凌奕沉思许久,还是摇头:“不,不可。”
他知道这是最好的安排,可就是不愿。
若是让他与陆谨州一同去那边陲之地,凌奕是愿意的,可若让他独自一人前去,凌奕总觉不妥。
且不说那苦寒之地缺衣少食,遍地的蛮夷处处都是危急,去那里太过危险。
凌奕身为皇帝,除非御驾亲征,或是国泰民安之下的微服私访,否则是决不能出京的。
“陛下舍不得臣?”陆谨州摇头,语气略带调侃。
咬了咬牙,凌奕一甩袖,便进了内室:“总之朕不准。”
凌奕极少在陆谨州面前以朕,或是本王等称呼自居。
从前是不敢,现在是不想。
如今都自称朕了,显然是真的气闷了。
“莫非陛下不信任臣”陆谨州并未识趣离开,而是跟了进去。
凌奕侧目看他,语气有些咬牙切齿:“我若不信任你,此刻你焉能在皇帝寝宫内室堂而皇之的站着?”
担心陆谨州又似从前那般不动声色的谋划什么大事情,凌奕恨不得将玉玺都放在他怀里,可惜陆谨州不要。
“臣若不站着,还能怎么。”陆谨州笑着上前几步:“总不能躺着?”
凌奕看着面前笑吟吟的人,心中百感交集,此人爱极了自己,却也心怀大义。
去平息治理战败后的蛮夷部落,少则两三年,多则几十年,危险暂且不论,便是那苦寒之地,也已和流放没什么区别了。
这人竟还上赶着第一个来请旨。
几步上前,将陆谨州抱了个满怀。
陆谨州身前一重,将凌奕稳稳抱住,他有些疑惑的拍着凌奕的脊背:“陛下?”
“你别说话,我...我现在不想听到你的声音。”凌奕声音闷沉。
陆谨州谨遵圣命,果然不说话了。
许久之后,凌奕才沙哑着嗓音开口:“如今战事未定,无论如何,也等捷报到了再说。”
第91章 不可能?
凌奕这是要用拖延战术了,陆谨州只是点头:“好。”
“若是那蛮王知道你这家伙......仗还没开打,便先忙着要治理他的土地,便是气也要气死。”凌奕起身推开陆谨州,咬牙开口。
陆谨州这才发现凌奕眼眶中竟有湿意,却并未掉泪。
“成为陛下的子民,是他们的福气。”陆谨州笑了起来。
“这福气...”凌奕想辩解,却觉不能为敌军说话,又将话尾咽了回去:“你觉着是福气,诚王可不这么想。”
被自己不屑一顾的七弟反压一头登基称帝,此刻又见了母亲,诚王怕是要气疯了。
“陛下觉得,被先帝一心培养出的皇子,会比先帝强多少?”陆谨州摇头。
凌奕仔细一想,便也笑着叹了口气。
百姓家给,政教清明才是陆谨州与他共同所想。
何况陆谨州这么轻易便舍得与自己分开两三年,自己如此矫情做什么。
就让陆谨州去那苦寒之地受苦,他身为皇帝,还愁找不到美人?
心中本还愤愤想着,便被突然靠近的陆谨州吓了一跳。
许是方才心底想了不好之事,凌奕有些紧张。
一个珍视缱绻的吻落在额头,陆谨州有些叹息的声音响起:“捷报传来,臣若离去数年,万望陛下珍重自身。”
忠爱之心,显露无疑。
像是突然掉进了云朵,凌奕心底一软,讷讷开口:“好......”
“我会做个明君,不负你所望。”凌奕低叹。
从前这只是个志向,于凌奕而言,是他该做的事,却还没到不顾一切拼上性命去做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