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边人+番外(32)

作者:胡马川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林夫人觉得自己对这个小儿子可以称得上是呕心沥血,一步一步都给他谋划好了,只要照直走下去就是镶了金边的锦绣前程。

可皇帝的话也说的十分有道理。

——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正是想当家作主的时候,有些关卡他不自己去碰个头破血流,他自个是不会长教训的。

林夫人一心一意等着的……

就是周秉铩羽而归。

武试举的第一场就是射箭,兵部的校场上摆放着箭靶子,叫人咋舍的是箭手必须站在百步之外,十中其八才算合格。

这第一关就刷了不少人下来,从各地赶来的考生骂骂咧咧的站在后头,说今年的武举试怎么这么刁钻,老子若是有百步穿杨的本事早就去九边当大将军了……

周秉掂了掂手中的五石弓,半眯着眼睛对准了远处的靶心。

春日下兵部几位大佬坐在远处的卷棚里悠闲喝茶,书吏在一旁小声报着考生的姓名籍贯。

就有人敲着桌子轻赞,“……不管这些孩子的真本事如何,这一个的样貌倒是都长得相当出色。”

敢来参加武举试的都是正当年的青壮,精气神和参加文举试的学子全然不同。

周秉的一身气度本就唬人,又穿了一身显露劲瘦身材的玄色箭袖长衫,束着样式古朴的竹节簪。整个人倜傥俊逸,透着一股干净利索的味道。

青年挽着大弓手持长箭,一双骨节修长且透着力度的手指轻松一放,那箭矢就“嗖”地一声牢牢钉在靶子上。

有军士挥舞着小旗报告考生的成绩,负责誊录的书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打眼看这只是一个长得格外俊美些的浮夸纨绔,竟然能十射十中……

武举试除了骑马射箭也有笔试,虽然并不要求考生有排兵布阵的大能,但也要求考生能通读几本兵书。

要不然到时候上战场的都是些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连上司们的意图都听不懂也是一桩难事。

结果……不知是对手们的水平太烂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到了最后周秉拔得头筹。

一直殷切等在兵部大门外的林夫人得知确切消息后,一时间目瞪口呆不敢置信,一口闷血险些吐了出来。

她有再大的脸面,这时候也不敢闯进去跟那些老大人说,儿子其实不太想要这个武状元的功名。除非她想耽误周秉的前程,硬生生再等三年后的下届春闱……

第15章 第十五章 西暖阁的应对

勤政殿的景帝看到大红绸面的武举试录取名册时,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后笑着摇头,“这周秉既然在武学上有如此造诣,奉安夫人干嘛要让他削尖了脑袋,非往文举上钻?”

这些年武举虽然有些流于形式,但头三甲绝对是有真材实料的。

今天在内阁轮值的是次辅江怀允。

这人面皮白净气度温和从容,说话向来平声静气,处事圆滑贯通,在朝野上下的名声甚好。

最要紧的是,这个人从前当过户部尚书。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谨慎细微是出了名的。

皇帝年少继位,早年间的朝务是由冯太后听政决断。

内阁就由首辅杨成栋把持,但江怀允能在这个脾气专横的人之下混得如鱼得水,还逐渐被杨成栋接纳,甚至到现在引为不可或缺的左右肱骨,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相当有本事的人。

听了皇帝的疑问,江怀允微微一笑。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奉安夫人也是一片慈母之心。毕竟在战场上打打杀杀,今夕不知明朝。奈何谁家的父母都不可能拗得过子女,这个周秉……也算是个有想法的人。”

众所周知,皇帝和奉安夫人的情分相当深厚。

可以说皇帝早把奉安夫人当成了自己另外一个母亲,对于奉安夫人的儿子,皇帝是理所当然的爱屋及乌。江怀允脑子也没抽筋,自然不会在这个档口上给皇帝泼冷水。

内侍们端上来两碟点心。

一碟枣泥糕,一碟芸豆卷,另奉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奶。

景帝神色泰然地招呼着人坐下,一边用点心一边解释。

“……昨天午后有些胃胀,太医院的郭德修给我号了脉,说只是丁点儿小毛病,平日里少食多餐就行了。我还没当回事儿,晚上冯娘娘就派了个人过来专门负责我的膳食……”

郭德修是太医院的从五品院使。

这话看似牢骚,这时候说出来却仿佛另隐有深意。

江怀允没有作声,端着茶盏的手却一顿,无声无息地抬头望过去一眼。

年青皇帝偶尔身子不适并没有对外张扬,连他自个都没有放在心上。明寿宫的冯太后却知道的清清楚楚,且立刻派了人过来张罗皇帝的饮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