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深夜食堂天天都是惊喜, 今儿个来有敲钟听, 明个来有花看,后个来一边看着樱花雨一边看行星旋转,我超爱这里的,恨不得住下。]
[看到美食账号的视频, 专门过来想亲眼看看老板,没想到老板瘫在椅子上侍弄花草喂鱼, 还跟员工打扑克,像个退休老人哈哈哈,不过真人比视频还好看, 白得反光!]
“咦?没看到什么意见啊?”蒲芮翻看着, 笑容已经绷不住了, “不过这夸奖我很受用。”
“老板,你要的饮料好了。”调酒师曹子文端来了荔枝薄荷气泡水。
“好嘞,谢谢。”
蒲芮接过玻璃杯,那微凉的触感在暖空调开得很足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凉爽。
杯中的饮料是半透明的白色,整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时不时有细碎的气泡摇曳着上升,饮料中心插了一小丛柠檬,看上去活力满满。
杯中的碎冰交叠在一起,随着她拿杯子的动作互相碰撞,发出轻微的叮当声。
蒲芮叼住吸管,喝了一口。
凉丝丝的甜味顺着吸管入口,刺激的口感跳动在舌头上,细碎的气泡逐渐破碎。
荔枝的甜味很清新,薄荷给这饮料裹上一层植物气息的微凉,蒲芮喝了几口,口舌滋润,心情也更好了。
蒲芮愉快地晃着脚尖,手上翻便签纸的动作没停,她还看到了一些不是便签纸的纸张,看着像是食客自制的。
一张纸上打印了好多夸张地张大嘴哭泣的自拍,下面写着一行小字:“太好吃了!好吃哭了!”
蒲芮仔细一看,纸上有连在一起的皱皱的圆点,像是眼泪干了的痕迹。
“哈哈哈哈哈,要不要这么真实!”
还有张纸上顶端写着“天气冷了,请小动物们进来暖和暖和吧”的小字,下面印了六张图片,第一排分别是羊、牛、鹅,第二排分别是涮羊肉、烤牛排、铁锅炖大鹅。
“人才,真是人才。”
蒲芮把小纸条都翻完了,没看到什么负面的意见,不过有些食客写了自己想吃但还没有的菜,蒲芮把这些纸条单独拣出来,做了个统计。
好几个食客提到想喝润喉又温暖的冰糖雪梨汤,还有些食客想喝清肝败火的菊花枸杞茶。
至于美食,最受欢迎的两种分别是火锅和烧烤。
不过不同的食客对两种美食的要求还不一样,火锅想吃鸳鸯锅底的、九宫格锅底的、铜锅的、百味菌汤锅的......
烧烤有人想吃室内的,有人想吃露天架着烧烤架的,还有人想在房顶上烧烤。
“深夜食堂也没房顶啊?”蒲芮抬头想了一下,“不过露天烧烤倒是偶尔可以来一下,毕竟有个院子。”
上次任务奖励的室内烧烤炉,蒲芮还没让系统送过来,她准备把烧烤、火锅这些味道重的,单独放到南一楼。
蒲芮在便签纸上看到最多的一种形容是“吃深夜食堂的美食很减压”,看得多了之后,她总觉得“减压”这个词很熟悉。
想了半天,她脑海中灵光一闪,摸了摸上下的口袋,从裤子口袋里找到了两张放了几天忘了用了的木牌——“瑞莱克斯”。
据黎暮盏说,这张木牌是那个很像史莱姆的妖怪陶阮给的,异能是可以有效舒缓压力。
蒲芮又把所有意见统计了一遍,563张纸条里,竟然有327张都提到了“减压”。
当老板有段日子了,蒲芮依然记得在田记大饭店工作时,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每天都工作到压抑,不由得感慨:“唉,在溪川生活的人压力都太大了。”
蒲芮把便签纸收好,拿着“瑞莱克斯”木牌进了厨房,打开三开门冰箱把所有食材都浏览了一遍,思考片刻,准备做两道减压美食,打个样,再让厨师们上新。
豆粉糯米糍吃着软软糯糯,清甜可口;在冷得骨子里冒寒气的天,捧着一碗热卤吃,再幸福不过。蒲芮决定做这两道菜。
豆粉糯米糍在学校门口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驴打滚。
卖驴打滚的摊主拿着一把刮刀,将大桶往外挤压的糯米淀粉条利落刮切,软黏的一个个白色的小团子跌进豆粉里,滚上一圈,用筛子筛出来,嚼着软糯香甜,吃着让人欲罢不能。
蒲芮没有那种机器,不过用裱花袋也可以做。
这制作过程不复杂,但食材的比例很影响口感,蒲芮配了好几种比例的食材,尝试着最合适的口味。
糯米粉、淀粉和白糖倒在同一个碗里,加上清水搅拌成糊,再上锅蒸,蒸透了之后,这糊糊就变成了一块软乎乎透着白玉光泽的团子。
蒲芮切了一块黄油,包在团子里,用筷子搅拌,期间黏糊糊的面团不断粘在筷子上,很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