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行, 乘槎浮于海’的意思是:‘我的主张行不通, 想坐个木簰到海外去”。
这句话原是孔子说自己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他极力推行自己的礼制、德政主张, 但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
邓三脚挂在船头大概是想说, ‘我不认可大清, 或者我的理想在大清无法实现’,所以才当了海盗。就……挺装的。
‘人之患束带立于朝’的意思是:人有毛病才想在朝当官。
‘束带立于朝’是孔子说他的弟子公西赤资质可做官。邓三脚在前面加了个‘人之患’让整句话听起来特愤青。
我忍不住嘲讽道:“干着杀人越货的勾当, 还好意思把自己包装成郁郁不得志的爱国志士。崇拜他的人,是不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杨猛谨慎地说:“反正……落草为寇总得有个看上去正当地理由。在这个地方,这种理由比较能引发共鸣。”
明白。海禁让沿海人民心中充满怨愤。
“传说邓三脚的父亲,曾是福建有名的茶商,家财何止万贯。十几年前不知怎么,得罪了一位高官。高官污蔑他私通海盗,不仅发兵抄了他的家,而且把他火速正法。之后邓三脚和表弟苏灿流亡海上,做了海盗。”
原来邓三脚曾是个富家公子啊。
想必从小没少读书,也曾立志入仕报国。遭逢巨变后,对朝廷由爱生恨,这才变成了愤青。
不过不管什么底色,都不能改变他为祸一方的事实。
哦对了,苏灿既是他表弟,又与他一起落难发家,应该是很瓷实的心腹,在黑旗帮里地位应该很高,知道很多秘密。
如果凌保真能把苏灿搞定,对黑旗帮一定是个重挫。
他俩人之间的亲缘关系给了我一点启发,“邓三脚原名叫什么?邓家还有人在陆地上吗?苏家呢?有没有可能把他们的亲人找出来?”
杨猛摇头道:“这就不得而知了。想必,凌大人彻查过。”
嗯。也对。苏灿对凌保恨之入骨,可能不止是因为被穷追不舍。或许凌保手里有他的家人。
“邓三脚为什么叫三脚,是不是腿脚不便,拄着铁拐?”
说了这么多,好像唯一能找到的弱点是残疾。
然而杨猛的答案不仅让我失望,还让我目瞪口呆。
“不,他很健康。事实上,众多男女爱慕他,除了权力和学问,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扭扭捏捏好半天才红着脸道:“他,某处特别壮硕,蹲下的时候就像有三只脚,故得此名。”
某处?首先排除尾巴,那就是……
牛逼。
这个海盗,上不了正史,肯定能上野史。
要是把福建水师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让大清水师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西方诸国在海上抗衡,说不定也能上正史——作为民族罪人。
“秋大人。”
正当我愁得大半个脚掌都不自觉埋进了沙里,杨猛忽然叫了我一声。
我抬头望去,他镇定从容,面带微笑地问:“你读过水浒吗?”
看过电视剧。书没读过。
不管怎么说,我了解大致内容,于是点了点头。
“我私下里给邓三脚起了另一个外号。”
“什么?”
“海上宋江。”
宋江??
见我好奇凝重,杨猛认真分析道:“宋江很仗义,善于收买人心。邓三脚亦如此,凡是投奔他的人,无论最后能否留下,都会得到至少十两银子。他说,走到这一步的都是可怜人,认准他的都是知己。所以才有了那句‘黑棋飘飘,好汉任招’。
宋江精通权谋,为了把霹雳火秦明纳入麾下,派人假扮秦明,在青州附近烧杀抢掠。知府大人误以为是秦明造反了,于是杀了秦明的全家,最终使得宋江如愿以偿。而邓三脚与六大海盗缔约,形成大海盗联盟,既能制约他们发展,又靠他们保全孱弱时的自己,谋略可谓更胜一筹。
宋江深受忠君爱国、智孝仁义的思想影响,所以他上梁山要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不愿意承担‘贼寇’骂名。取代晁盖后,他把聚义堂改成忠义堂,就表明他对朝廷抱有幻想,梦想有朝一日,博一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邓三脚把论语挂在船头,手不释卷,说明他不愿意舍弃从前的身份,忘不了支撑他十年寒窗的美梦。那句‘人之患束带立于朝’,更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