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翻译官(2)

作者:四担白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床,梳妆台,卧榻,暖炕,衣柜,桌椅,书桌,古董架,盆栽架等等一应俱全。

床上放着龙凤呈祥的棉被枕头和匹配的两个血如意;梳妆台上摆着各色妆奁盒;榻上放着玉如意;炕上则摆着矮桌,桌上摆着黑玉棋盘,有一盘棋正下到一半;衣柜中有绮绣冠服;圆桌上摆着景德官瓷;书桌上有一本摊开的希腊语版的《沉思录》,文房四宝俱全,桌子两旁立着两个半人多高的金边珐琅彩瓷彝瓶,瓶中盛着十几卷书画;四个依次排开的古董架上摆得满满当当,有佛像,犀像,玛瑙,赩器,玉器,金器、珐琅器等,更有各种鼻烟壶等精美洋货,甚至□□子弹;盆栽架上也摆着逼真的假植物……

唯独没有棺木。

正中央的墙上,挂着一副长177.5公分,宽96公分的西洋油画,上面画着一男一女相依凝视,女子短发明眸,男子着龙袍,气势逼人,神色温柔,目光缱绻。

下刻印章‘圆明秋童’和‘破尘居士’。

众所周知,‘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做皇子时的法号,而画中人还穿着龙袍,这墓主的身份似乎不言而喻。

六个月后,墓中所有物件清点完毕,除少数宋明古物,其余物品均为康熙至乾隆年间产物,其中大多数则是雍正年间物品。

不少画卷上刻有篆体阳文“养心殿鉴藏宝”,“圆明主人”等印,代表此画原为康熙或雍正私藏。

其中有一副画尤为特别,长约七十公分,宽约五十公分,其上画有一只奇怪的白鹅,长着人的脑袋和鹅的身子,浮在白雪皑皑的湖面上,红掌划拨,悠哉惬意,下配一首骆宾王的小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但,笔迹纤细有力,不像毛笔,似乎是羽毛笔写成,所用更是自1959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现代简体字,且,画卷下最上方却刻有‘七旬清蒋’的印章。

这是康熙皇帝晚年用的朱批私印。

其下还有雍亲王,怡贤亲王、果毅亲王、恒温亲王等人的私印,最下方则有一圆形的大印,形似现在的政府机关的批印,上书‘圆明秋童’四字。

正和墓室墙上挂的那幅油画相对应。

看上去,墓主人就是这个画中站在雍正身边的女子,即‘秋童’。

她应该是雍正皇帝的宠妃,可清史上并没有这个名字,她到底是谁?为什么没有随葬泰陵?

墓中没有其他信息能解答这些问题。

挖掘全部结束后,为了保护文物,也为了进一步研究,上级下令将墓中大部分葬品押送北京。

在拆除床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导致床头木板碎裂下陷,却因此露出了床板中间藏着的明黄色包袱。

据说原本里面有四本日记和四幅画卷,但当包袱送到葛青手上时,日记只剩下三本。

四幅画卷分别是康熙真迹,画作《畅园春》,雍正真迹,手抄版《清心咒》,乾隆真迹,词赋《安缇传》,和一副不知何处的地图。

三本日记中,第一本是印度原产,硬质精装外壳,烟黄色纸页。

第二本是中国古典线装书卷,蓝色封皮上写着五个苍劲雅致的大字:圆明园日记

第三本外壳由明黄色金帛包裹,如同清朝早期奏折。

这些日记证明了墓主的身份,揭开了完全不一样的历史真相,更引发了一个巨大的科学谜题:平行世界是否真的存在?

也许答案就在那本丢失的日记里。

为了引起社会注意,鼓励私藏者交出第四本日记,这三本日记中的部分资料,被摘出来公开发表,出版名为《圆明园日记合辑》。

出版书上作者的名字是,秋童。

第2章

1993年7月,高考结束后,北京进入雨季。

阴雨连绵,出行不便。

刚刚从高三压抑生活中解放出来的宋岚,却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不玩到尽兴决不回家。

昨天,她买了一本近日大热的《圆明园日记合辑》来看,熬通宵看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别人看它是为了研究时间的秘密或者窥探历史,她看过之后,却只为其中爱恨纠葛而愁肠百结。

她很想知道每个人最后的结局,书却只写到雍正十年就戛然而止。

今天班长组织了一个班级狂欢,她人来了,魂儿却还在那欲说还休的结尾上。

直到午夜散场了,宋岚才发现她的同桌葛忱没有来。

班长素来知道葛忱不爱热闹,所以昨天特地交代宋岚给他打个电话,让他若没有抽不开身的事情,最好还是来参加这个联欢,因为等下次全班再聚齐,就不知要哪年哪月了。

可宋岚却把这件事情忘了!

全班同学因此给葛忱扣上了高傲的大帽子,很多年没能摘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