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突然的有了那些巨款,他们才在不着急还银行钱和国家贷款的前提下,开始想着在安城等地直接买房买铺面的。
买那些东西时,他们即便手头上其实也够全款。
但为了尽可能在厂子多留一些现金,所有的店面和员工办公室和宿舍,最后他们都选择了贷款。
为了那四个店面和四个办公室,还有后面沈春花给他买得房子,仅仅首付他们一共付出去两万多。
现在他们一个月的各种贷款,其实已经有五百多了。而他们给员工的每月工资,如果不算像过年的时候那样的极端情况的话,一般现在给一千其实就够了。
反正到现在,他们每个月就算什么不做,也要出去最少一千五了。这其中,还没有算他们打广告的固定支出。如果全部都算了,可能还要更多。
这样的压力,其实是特别大的。
所以就因为这个,他们一直都没有动现在住的屋子。
但过一段时间,赵麟毕竟要去安城读书了。
考虑到沈春花一个待在这里的安全性问题,两人在回来的路上讨论一天,最后终究还是决定趁机修一下院子。
所以沈春花坐蹦蹦车天天去市里的那几天,赵麟就联系了之前给他们盖工厂的那几个工人,给他们贴瓷砖,顺便推了外面的墙和大门,也让大家迅速重新砌起了砖墙和按铁门。
推墙,买砖,请师傅,看瓷砖,买大门这些。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要花费很多天的。
但赵麟这边,他们之前盖房子找过这些师傅,他们也有砖厂的电话,甚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瓷砖和大门这些。之前他们在盖下面的工厂时,其实也是看过的。
反正现在赵麟手上有钱,赵麟又花钱在村子里找了一些闲着的工人。
很快只几天的时间,他们这边所有的一切,就迅速全部都完成了。
第81章
沈春花家第一次盖工厂时, 不少村民过来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
那个时候,沈春花用大家秋忙为借口,顺利的拒绝了大家的好意。
而这次他们真正盖房子时,见他们开始直接花钱雇人了。
村子的大家, 这次就很识趣, 全部都没有上前询问。
而且这次沈春花家做的也不是什么大工程,铺地板, 刷墙, 砌外墙,按铁大门。
所有的一切, 沈家雇了村子的仅有的几个匠人, 又雇佣了村子几个喜欢赚钱干活的青壮们,其实也足够了。
而且这次给赵麟办完开学宴席后, 渐渐的沈春花其实也看出一些门道。
就是原本跟她很亲密的村民们,开始慢慢对她有些冷淡了。
这些冷淡,在沈二叔, 阿贵哥, 还有他们的伴侣沈二嫂和阿贵嫂子他们身上是看不出来的。
从阿萍姐、沈腊月还有他们的家人身上, 也是看不出去的。
就是所有跟她有关系,继续在春花服装厂干活的人,以及干活人的家属眼中, 一切都是没有改变。
但整个沈家村,有十个小队, 全村的常住人口几乎有五千人。
在这五千人中, 来她的春花服装厂上班的员工, 到现在其实八十五人。这八十五人中,还有五六个人, 其实是外村人和外姓人。
八十跟五千比起来是怎么样的概念,就是他们村子只有极小部分的人,才靠着他们厂子吃饭的。
是的,他们村子中,是只有沈三林一个真正做大官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人,不在正式国企或者国家单位上班。
沈家村自从出了一个沈三林后,大家就格外的注视教育。
这些年有不少人的孩子,都在外面读大学,也有十几个家庭,他们的孩子都是混出来非常有出息的。也在外面当老师,或者在国企和事业单位上班。
他们只是混的没有沈三林厉害,并不是没有成就和本事的意思。
那么对于不靠着沈春花吃饭的,家里有出息的子孙儿女的。还有完全对什么进厂子不进厂子完全不感兴趣,一心只扑在大队安排上,天天想种田的人家。还有家里的人,完全不符合沈春花的厂子,跟沈春花关系也比较差,完全没有交情,感觉自己完全进不了厂子的那些人来说。沈春花又是谁?她家厂子又跟他们又什么关系。
甚至很多很多的同村邻居,甚至有些认识你跟你相熟的人。其实都笑你无,恨你有,嫌你穷,怕你富的心态。
之前沈春花没有买房子,没有出现修围墙,只是开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厂子时。大家的感觉,其实并不强烈。只是感觉她就是在玩,感觉她就算干的再厉害,也只是稍微比大家厉害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