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还真的是给自己洗脑洗多了,还真敢腆脸以恩人自居!!
然后她跟桃成蹊道:“六哥,你文章慢点儿写,过两天再给我。必安你把这些人的罪状,弄成一条一条的,你明白不?就是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时,王家的什么人,干了什么事,后头注明已查实。”
她就只拿了王家家主的供状走了,把供状给炎柏葳看了看,然后叫了何浅碧来:“你把这件事情,就是王家之前这个代代贤后的消息放出去。”
何浅碧应了一声就去了。
因为抓的人太多,大家正在猜测出了什么事儿的时候,这消息一放出去,就瞬间传了开来。
这仍旧是一件颇有争议的事情。
在这个社会上,掌握话语权的都是文人,而文人表达意见靠什么?
文章啊!!
这事儿,涉及了君权、恩、义、信等等大元素,在这些事情上的看法,非常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唐时锦叫曾思故和元阆仙几个,整理出了有代表性的文章,正方,反方都有,给炎柏葳看了。
明年开恩科,这样一来,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能用,炎柏葳心里就有数了。
炎柏葳是真没空儿一起看,所以她这么一整理,他就省事儿多了,一边看一边还赞她:“夫人真是贤惠。”
“过奖了!”唐时锦道:“我只是想告诉你,缺人用你往外头找啊!不能逮着我们一只羊薅毛啊!!”
炎柏葳险些没被她笑死。
然后他且笑且道:“可能他们都很想被我薅毛呢?”
唐时锦噎住了。
心说还真是……
第729章 向天借了脸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闹了十来天,闹的沸沸扬扬之际,总缉事厂门前,贴出了公示。
这一次的非常简单,就是唐时锦说的,一条一条,注明时间地点犯罪人罪状,还注明了是什么人包庇的,或者什么人出手帮忙免罪的……
这“代代贤后”的傻逼行为,已经持续了二百余年,中间有很多已经不可查,上头的罪状都是查实了的,在最后注了一句,尚有一百三十余项罪名因人证物证缺失暂不入罪。
这叫啥?
这是真正的罄竹难书!!
一时之间,琅琊王家的官员,真真坐立不安,齐齐上书请罪,真特么要被这些傻逼同族气疯了。
可是都这样了,仍旧有人梗着脖子表示,他们的初心是好的,起码这么多代,遵守承诺是难得的呀……吧啦吧啦……
这一部分人可能并不是真这么认为,只是之前话已经放出去了,一时下不来台,只能强行挽尊。
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上了新帝的黑名单……
然后,桃六郎和几个徒弟的文章放了出来。
很多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就会醍醐灌顶。
对啊,这么一来,这些人的表现,是你儿子的表现,还是这些人的表现?堂堂皇子,不就成了他们的提线木偶?
而且,长辈才会给你人用,教导你。
这些人,把皇家玩弄于股掌之上,以师长自居……真的是,向天借了胆,还又向天借了脸啊!!
之后,总缉事厂,以唐时锦的名义,又出了一个告示。
表示此事诛十族尚不足,但新帝仁慈,特旨不予株连,凡有罪者皆按其罪行处置,凡无罪者,只按亲戚关系杖六十至二百不等,另,已查实不知情女眷几十人,闻京城君子张生、谢生、刘生……为其发声,请诸位于某年某月到总缉事厂,将这些女眷带回,成全你们的古道热肠。
小词儿出自元阆仙之手,写的很漂亮很官方,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这些什么生,也都没点名,只点了姓氏。
好像按了个暂停键,这一干人等,当时就傻眼了,不蹦跶了。
万万没想到还能这样。
第二天早朝,立刻就有不止一人参唐时锦此举不合律法。
炎柏葳冷笑道:“按律法,廷杖行完之后,这干人等的惩戒就结束了……余下的事情,都是人情,怎么,诸位是觉得堂堂亲王,连这点面子都没有?”
便有人义愤填膺的道:“这与面子无关,怎可强行摊派,插手旁人内宅之事……”
吧啦吧啦。
“哦?”炎柏葳道:“这些人当初不曾插手皇家内宅之事?令郎、令徒、令孙……却为他们摇旗呐喊,鼓吹这些人重信守诺,君子之风……那为何,朕与庆王爷成全你们的君子之风,你们却不答应?难道你们几家,比皇族还尊贵??”
几人哑口无言。
这才叫针不扎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
最终这些人,有的不敢反抗,真的过来把人领了回去,也有的装死,就是不来……唐时锦就叫锦衣卫把人送到了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