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曜灵道:“三保饱读诗书,亦通兵法。”
“哦?”唐时锦没想到他还有这本事,就道:“那明儿下午,你过来一趟,我带你去见见我祖父,若你真有这本事,也不要埋没了。”
马三保大喜,连连谢了。
第二个回来的是许天禄。
许天禄带了他新收的二徒弟周百成回来,唐时锦第一印象也不错。
最后才是一伙文人,溜溜达达的过来。
曾思故和元阆仙都是熟人,不用介绍,所以唐时锦主要就是认识认识这个大师兄。
不同于汤莲生几个瘦伶伶的美男灯儿,这位大师兄虽然长相俊美,但感觉有些锋锐气,眼神犀利,施礼道:“侄张敬修,字君平,拜见师叔。”
唐时锦点了点头。
因为还要喂奶,所以见了个面儿,她也没多待,就走了。
第二天,她带着马三保,亲自跑了一趟卫王府,把马三保交到了老王爷手里,让他带几天看看。
等回来了,才想起来问汤莲生:“对了,为什么那个张君平是大师兄?”
汤莲生道:“按年龄排的,据说是脾气合了小师伯的心意,所以小师伯才会收……而且上上个月时,小师伯还出门去见了他的父亲,回来说他父亲很厉害。”
唐时锦问:“他父亲?朝臣吗?”
“对,”汤莲生道:“现在是国子监司业。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据说他当年在翰林院,上过一封奏折,叫《论时政疏》,没人理他,他就再没上过一次奏疏,然后第二年就休了病假,一休就是五年,五年之后,又回了翰林院,然后就一直没再冒头,但是听小师伯的意思,似乎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
唐时锦问:“叫什么?”
汤莲生道:“张居正。”
唐时锦险些被口水呛到,瞪大眼睛:“什么?”
“张居正,”汤莲生道,“他们当地很有名的才子,据说他出生之前,其祖父梦到月下白龟,所以给他取名叫张白圭,后来科举的时候,当时的知府很赏识他,给他改名叫张居正的。”
唐时锦沉默良久:“你把他那个啥疏给我找来,还有文章什么的,也找些来。”
汤莲生应了一声,就出去给她找了一些过来。
等炎柏葳来了,她就一股脑的拿给他看。
炎柏葳一看之下,就不由得赞赏:“不错不错!血气壅阏、臃肿痿痹,倒是十分犀利……此人如此年轻时便有如此见识,必是治国之才!这人如今在哪?”
唐时锦道:“国子监。”
炎柏葳笑道:“这奏疏虽好,却不是你喜欢的那种好,你这表情是怎么回事?”
唐时锦把嘴巴贴到他耳边:“在我所知的历史中,这个人,被称为救世宰相、智慧象征、三百年唯一的政治家……”
炎柏葳挑了挑眉,看着她。
唐时锦羞愧的道:“我只知道这些皮毛……啊啊啊!”她捂住脸,超悲愤的道:“主公我对不起你,我好后悔,我当时为什么不好好学历史啊!不然我就可以告诉你更多了!预知什么的多么爽啊!!”
炎柏葳简直笑的不行:“不要紧的,夫人,不知道也是好事,你就算告诉我再多,我也是要亲自去查的。何况,咱们是书写历史的人,不必拘泥于历史。”
唐时锦默默的放下了捂脸的手。
对,我觉得你说的对。
炎柏葳第二天就召见了张居正,聊了很久,然后就下旨把他调到了吏部。
回来就跟她道:“谢谢我的神仙夫人,有求必应,我的吏部尚书有了。”
唐时锦看他嘴角带笑,一派轻松,心里忽然一酸,轻轻的伸手,拍了拍他的头。
炎柏葳挑眉:“嗯?”
第716章 悬在头顶的铡刀
她就是忽然很心疼他。
他每次来的时候,总是一派轻松自在,还时不时的来一句“仙妻旺我”,好像什么事情都容易的不得了。
可是想想,有炎三的情报机构,有长目飞耳楼,这朝上差不多的官员,他只怕都筛子一样的筛过一遍了,关键地方却无人可用。
想想也是啊,元盛帝在位二十多年,朝上哪有几个清白可用的官员?
总缉事厂连办三个大案,快刀斩乱麻,死的大多都是高官,国家机器受了这样的重创,要养回来,要耗费多少心力,多少时间?
她道:“我是不是走的太快了?你给我打扫战场,会不会很辛苦??”
炎柏葳挑了挑眉:“夫人,只要你把蹦跶的范围,控制在我身边儿……”他伸手在他自己身边画了一圈,“那我不管做什么都不觉得辛苦,锦与天下皆得,这于我已经是圆满。”
好吧,他既然这么说,她就先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