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奏折,很大可能会留中不发,那就没有人知道有人改过,就算发回来也无妨,这些官员哪个不是老狐狸,有人无声无息的改了你的折子,连印都有,没人会傻到嚷嚷出来。
事儿办完了,拔X无情的唐总把桌上的东西一推:“多谢,这是谢仪。”
炎柏葳苦笑:“锦儿……”
唐时锦不容分说的道:“我与灵儿先走一步,林儿你一会送炎世子回去。”
花晟林应了,两人就直接出来,跃到了海东青身上。
海东青鼓冀飞起的同时,唐时锦向下看了一眼。
他显然是从床上起来的,外袍松松系起,露出了里头的中衣……他真的瘦了很多很多,仰脸看她的时候,下颌线瘦到刀削斧凿,显得整个人更加硬朗严肃,黑眼睛深不见底,是一种叫人心疼的好看。
她就这么看着他,看着他的身影,没入了无边夜色之中。
从钱塘到京城,八百里加急只需要四天。
第二天入夜,唐时锦叫了戚曜灵进来。
她低声道:“现在,是这件事最关键的一步了,收尾一步决定成败,我只放心你去做,但也最不放心你去做。”
戚曜灵抬头看她,她静静的看着他的眼睛:“我希望你能记住一件事。这件事情确实很重要,但再重要,也不可能重要过你的安危,所以,你必须先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哪怕你掉一根头发,这件事情就算办成了,我也不会欢喜。”
戚曜灵轻声道:“师父,我记住了。”
她瞪着他:“你没记住。”
戚曜灵跟她对视了半晌,不由笑了:“师父放心,我真的记住了,我有师父疼,我不舍得死的。”
她这才点了点头:“好。”
当晚,皇宫。
总管大太监汪忠言将元盛帝送入同心宫。
元盛帝和皇贵妃歇下了,他这个御前炙手可热的大总管,就成了最大的。
数个太监宫女小心伺候着,把他送进偏殿休息。
汪忠言躺在榻上,刚闭上眼睛,就听一个极轻的声音道:“汪总管。”
第389章 定要将她收入宫中
汪忠言身体猛的一崩,那声音低声道:“总管勿慌,我是唐时锦的大徒弟,我姓戚,奉师命来求总管大人帮个忙。”
听到唐时锦三个字,汪忠言的身体又缓缓的放松了下来。
他低声道:“好。”一边向外头道:“都离远点儿,走来走去的,吵的人睡不成!”
外头的人,立刻就应了一声,迅速离远了。
汪忠言这才低声道:“何事?”
戚曜灵现身出来,向他施了一礼,态度恭敬。
汪忠言还了半礼,却没说话。
戚曜灵知道这些老太监,都是极其多疑的,但就冲刚才他的态度,他对唐时锦起码是真心感激的。
戚曜灵声音极低极低:“师父送了一样小东西给大总管赏玩……”
他将锦囊交到了汪总言手上,然后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汪忠言当时就双眼大睁。
身为御前大总管,又是跟了一个很任性的皇帝,汪忠言真的是应有尽有,唯一欠缺的,也叫唐时锦帮忙补齐了,他自以为,已经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但唐时锦送了他什么呢?
一个系在手腕上的小物件,很小很不起眼,不怕水也不怕磕碰,关键时候咬破,会在十二个时辰之内,身体和脉象都回到“天阉”状态。
这就是一个巨大保命符!免了他的后顾之忧!
汪忠言缓缓的道:“唐小娘但有所命,汪忠言必倾力相助!”
就从他这个但有所“命”,就可见他的心态,戚曜灵心中满意,面上仍旧十分恭敬,甚至出言恭惟:“大总管位高权重,师父十分尊敬,亦是诚心求恳的。”
他低声把事情说了。
汪忠言缓缓点头,道:“放心!”
戚曜灵拱了拱手示谢,然后就退了出去。
他的功夫,在江湖上本来就是翘楚,又经过了灵泉水和神医谷加持的特训,这一闪身退出,快的如同烟雾,完全没惊动宫里的侍卫,就已经无影无踪。
汪忠言一直等了半个时辰,确实无声无息,才放了心,躺回榻上,仔细琢磨,这事儿要如何帮她办成。
又两天之后,奏折到了京城。
因为茂州之事,又因为之前桃家“三句半”的造势,唐时锦的“财运通天”在京城本就十分有名,元盛帝亦有耳闻。
这是一个极其重视“天降异象”的古代。
但因为各地官府,很喜欢用种种异象福瑞来恭维天子,所以这些人已经有点习惯了,可如今这事儿,妙就妙在,它是沈刺史和张巡抚亲眼所见的!
从奏折上所述的种种看来,绝不是牵强附会,更非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