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无声叹气,掩饰住失落的表情,从桌子上下来:“肯定成,但我要先琢磨琢磨怎么做。”
“好,”炎柏葳点了点头:“我带着人出去转转,把这一方画个清楚的舆图出来,咱们商量商量。”
他就出去了。
然后他花了两天,把这一处画了下来,然后两人又花了七八天,做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首先要囊括衣食住行,其次充分考虑到文人的兴趣,又其次要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做出一个处处有竹的大型园林--小型城池。
初步定下来之后,一方面在现有的基础上,找人建设,一方面也通过族长里正,说动村民北移数里,北移之后的房子也会成为景致的一部分。
其实说真的,这些村民,大多并不真正了解大儒雅集的意义,只是单纯的不愿意放弃祖宅。
但一听说只是北移,房子都是青砖大瓦房,不用自己盖,离自家地还近,而且签了契书之后,还可以在这儿有店铺之类的经营,于是大家就欢天喜地的答应了。
当然也有无赖,但,他们最不怕的就是无赖。
无赖好啊,无赖还省钱。
一时间,唐时锦忙到脚打头,结果有一天回竹林村,老远就有人道恭喜,唐时锦不解,问:“喜从何来?”
那人道:“令弟小小年纪,县试便榜上有名,前途不可限量……”
吧啦吧啦……
唐时锦都懵了,快马回家一问,才知道唐时磊居然去参加了县试。
而且正场放榜之后,位居第一。
桃成蹊看了默出来的卷子,直接道:“必得案首!”
唐时锦把自家小睫毛精,从头到尾的看了好几遍……怎么看也只是个小豆丁,周岁九岁的小屁孩儿,而且好死不死还在换牙,说话都不敢张嘴。
这县试的门槛是不是太低了啊?
桃成蹊十分不满:“你怎能以年龄论才华?磊儿本就是天纵奇才,过目不忘,闻一知十,又得我这个天才教导,不得案首才是天理难容!”
行,行吧……你是才子你说了算。
唐时锦后知后觉得开心起来,抱着小屁孩亲了一口:“我弟弟也太棒了!棒的我都不敢相信了!”
唐时磊捂着嘴不敢露出来,只笑弯了一双大眼睛。
不几天,报喜的人到了,果然县案首到手,唐时锦强忍着没请客,带着唐时磊去村里,洒了一筐才子钱,让小孩儿们抢。
然后就收拾行装去府城,准备考四月份的府试,桃成蹊也跟着他过去。
第313章 干大事去了
炎柏葳道:“我送他们过去,顺便办点事儿,这边就交给你了。”
唐时锦点了点头,又问:“你去,不会有什么事吧?”
炎柏葳听明白了,瞪了她一眼:“你放心!绝不会连累他们的!”
唐时锦挑了挑眉,没吭声。
心说你自己这种躺枪体质自己没数么??我哥我弟可都是娇弱的不得了的文人!
幸好现在她二徒弟回来了,虽然相看两相厌,但还算听话,所以她临走又给两人塞了一大堆药和一大堆银票。
而且炎柏葳也跟奚渊穆要了一大堆药,还跟她要了一大堆神药,听说还跟花狼要了一些毒药……肯定是干大事儿去了。
进了三月,文人们又开始成拨成拨的往这边来,因为消息传开了,果然比往年来的更多。
因为天还凉,暂时不能住在竹园,只能往五绝山庄安排。
但之前很多大儒走的时候,都留了书童打理他们的居所,就算没留,在没确定他们来不来的时候,也不好把他们住的地方安排别人进去,所以山庄很快就住满了,郑家和贺里正新盖的客栈,也陆续住了不少人进去。
在那里可不比山庄,衣食竹行都是要花钱的。
好在这些文人在这种大儒云集的地方,一个比一个有礼数,而且都是一住至少半年,倒是不用担心赔本儿。
但是这会儿炎柏葳不在,桃成蹊也不在,她家中就没有“文人”了,好在几天之后,归开甫回来了,唐时锦赶紧软磨硬缠,把人请回家坐镇,归开甫应下了,暂住进了桃成蹊的醒园,偶尔以主人身份代为招待来客。
四月底,报喜的人到了梧桐县,小小年纪的唐时磊,一鸣惊人,又拿了一个府试的案首。
连归开甫都感兴趣起来,叫人找了唐时磊做的文章来看,唐时锦吃饭的时候问起来,他便笑道:“真真英雄出少年,若无意外,磊儿这孩子,能得个小三元!”
唐时锦眼睛都亮了:“真的?”
归开甫含笑点头。
下一步是院试,主考官是各地的学政,唐时磊是桃成蹊的弟弟,又是从梧桐县出去的,但凡不想得罪桃相,或者顾忌汪忠言的,都没必要对他不公,只要公平,那就很有把握拿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