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锦衣卫自成一个圈子,出入作息全都不跟他们一起,江护话又少,所以他根本插不进来,也并不知道他们昨天去了哪儿。
江护径直进了县衙,有个锦衣卫凑上来,飞快的把昨天大牢里的事情说了。
江护挑了挑眉:“是什么?”
“还不知,”那锦衣卫道:“属下找她拿来?还是暗中去取来?”
“算了,不用管了,”江护道:“她何时拿出来再说!”
吴新道:“万一与唐时锦有关呢?要不属下去瞧瞧?”
江护冷冷道:“那又如何?”
吴新道:“那小娘子傻大胆儿,吧啦吧啦的,挺可爱的啊!”
江护哧笑:“她傻,这世上就没有聪明人了!你叫她耍的团团转,还帮她说话,也是蠢到家了!”
吴新摸了摸鼻子,心说你不蠢,光故事都讲了俩!
然后锦衣卫继续禀报昨天下午审案子的事情,禀报完了,江护才冷冷的道:“说你蠢还真没说错!你直接去找那个花狼说一声,他们的事让他们自己操心!这都不会?”
行吧!吴新利索的施礼:“是,大人。”
他扭身出来了。
一直到了晚上,已经过了酉时,下头过来请示:“大人,我们还去竹林村吗?”
江护抬头看了看天色,一个迟疑,放下了卷宗。
下一刻,一个人就进来了:“大人,竹林村的唐小娘派人送了一桌酒席过来,还有一封信。”
江护接过了信,打开一开,非常丑的毛笔字写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江大人堂堂锦衣卫同志,居然说话不算数,欠故事不还,枉我亲自动手做水煮鱼!”
短短的一句话,错字有一多半,而且“同知”还写成了“同志”。
看的出绝对是她自己写的了。
江护淡定的合起了纸条,“把酒菜搬进来。”
有人道:“唐小娘说什么了啊老大?”
江护冷淡的道:“说这是特意为我准备的,还让我尝尝她亲手做的水煮鱼。”
“哟!”那锦衣卫百户道:“小娘子说话虽然气人,写个信嘴还挺甜的。”
江大人:呵呵!
送来的一桌菜,量很大,味道也确实不错,水煮鱼拿炭火封着,一点不凉,鱼肉鲜香滑嫩,汤香辣厚重,几个人吃的赞不绝口。
结果第二天晚上,不止一个人发问:“唐小娘怎么不送菜过来了?大人,要不你给她回一封信?”
有个锦衣卫小旗道:“我们住的院子,不是老多菊花吗?我那天去整理,问她这么喜欢菊花吗?她说,菊花做菜可好吃了,烧鱼、烧茄子,鸡肉、猪肚,羊肉……放一把菊花进去,味道格外的鲜,而且特别奇特……嗖……”
他吸了吸口水。
其它人也吸了吸口水。
吴新道:“昨天那道水煮鱼是真的好吃,没见放菊花啊?”
另一人道:“放了可能更好吃!”
几人顿时觉得桌上的酒菜都不香了,有人试探着道:“要不,我们去竹林村过夜?”
江大人冷冷道:“不行。”
吴新不怕死的道:“大人不去,要不我们几个去?”
江护道:“不可。”
几人:“……”
接连几日,终于把所有状告冯家和郭通的案子审的差不多了。
从第四日开始,官兵围了冯府和郭府,所有人禁出禁入,所以冯夫人想尽办法,却根本就没办法出门。
什么变卖家产,转移财产,什么私下送礼,门都不能出,啥都做不了。
她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磨挲着那手书,只等着到时候救命。
最后时刻,传冯仁朴和郭通上堂听宣,冯夫人和郭夫人也都被带了过来。
冯夫人一路被人拖着,又不时被拥挤的人群推动,六神无主,有人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冯夫人终于听到了,讶然抬头,却已经找不到说话的人了。
堂上,锦衣卫小旗低声禀报:“出门前,我看她带上了,我也没见花狼在哪。”
江护冷冷道:“废物!”
他也没再管,按部就班的坐着听宣,然后文书宣读冯仁朴和郭通数条大罪,叛斩首示众。
冯夫人再也等不及了,急膝行着上前,大声道:“大人,锦衣卫大人!我有话要说!我有冤情要上诉!”
第199章 手段好生厉害
江护挑了挑眉。
要知道,本朝沿袭前朝,是有“翻异别勘”制度的,也就是说,在诉讼之中,如果犯人推断原来的口供,可以改由别人,或者别的地方进行重审。
而且这样的机会,在宋朝足足有五次,本朝依照唐律,改为三次。
当然,也有惩罚,妄行翻异叫冤者,别推时将加重处罚。
但放到眼下,就等于他们喊冤,按律法,林县令就必须得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