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太子就突发奇想,和几个伴读商量着,想写一个海上诸国见闻录,让大家了解了解这些国家。
要知道,太子如今的课业排的很紧,基本上从早到晚不停,晚上还有作业,所以这些“闲事”只能完成课业之后再做,几个孩子分工合作,加班加点,然后再悄悄叫了卫时磊来查漏补缺,还叫下人和卫时磊瞒着他们,卫时磊回来之后因为还处于休假期,闲的很,晚上有时候都留在东宫。
唐时锦听的都震惊了好么!
她九岁的时候在干嘛?上个小学还吊车尾天天罚站……结果他儿子九岁写书??
她喃喃的道:“他们写的好看吗?”
“很好,”炎柏葳显然也是与有荣焉:“太子这个是想给孩子看的,是你喜欢的风格,文理浅显却生动鲜活,还画了一些配图,就类似当年你叫人做的童版《风物志》一样,等做出来,你必定极为喜欢……”
唐时锦被他说的好期待:“多久能写出来?”
“不知,”炎柏葳道:“总得三四个月吧。”
“啊?”唐时锦道:“要这么久吗?”
炎柏葳安慰的摸了摸她的头:“太子治学严谨,不急于求成,这是好事,不要催他。”
第1144章 这是六儿子
好吧,唐时锦只能暂时把这事儿先放下,假装不知道。
算算也快封印了,今年仍旧是腊月二十二封印,初九日开印。
唐时锦其实还挺忙的,她习惯年底都做做总结做做计划,不一定非得写出来,起码心里得有数。
如今她有大秘两枚,她先跟他们交待了一下,然后准备先把财政阁和国安部转一转,其它的直接把人叫来聊。
辜东陌道:“今年财政阁的大宗支出,依次是别宫、铁路、国恩学堂、信政司和修路……其中,今年十月间,所有县城的主干道均已经修缮完毕,别宫所需的银两已经全部支取,国恩学堂建筑方面的银两也都支取完毕。故明年财政阁最大宗的支出是铁路,明年后年,最大宗的支出全都在这头,铁路修好了,火车仍旧是耗资巨大。”
他顿了一下,“余外,国恩学堂和信政司虽然琐碎,但所需银两也不少,臣从财政部核算部拿到了数额,都在这儿。”
许夙意只垂头静听。
唐时锦接过金额看了看,一边道:“二夙说说。”
因为她觉得“夙意”这个字叫起来不顺口,所以就叫他二夙,许夙意道:“是。”
几天时间,已经足够他完成初步的了解,所以他没有站起来,也没有先谦虚两句,而是直接道:“国恩学堂从明年开始,其实已经渐渐正常运转,所需的支出是类似笔墨纸砚,先生的月钱等等日常支出,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每一年的支出都差不多,所以,类似这种,与铁路这种正处于建设期的,可以区分开来……”
三个人正说着呢,桃成蹊过来了。
桃成蹊过来是不用通报的,直接就进来了,进来也不施礼,只与辜东陌两人互拱了拱手。
然后他坐下道:“锦儿,明年我想四处走走,看看扫盲班的推广情形。”
许夙意看着桃六郎这一脸的“恃宠而骄”,默默的垂眼,唐时锦习以为常,还摸了摸他的头:“小六郎长大了哟,还晓得主动找活儿干了。”
许夙意:“……”
这什么六哥,这是六儿子吧??
桃六郎随手拨开她手:“但你要给我几个管闲事儿的人。”
“行,”唐时锦道:“你先跟我说说,你认为扫盲班怎样是做的好,怎样是做的不好?”
桃六郎道:“能学以致用的,例如教算学,教官府告示,教律法等等,都算是上佳;按部就班的教三百千,能教会的,也算是上平;只教不管会不会的下,教都不教的罚。”
唐时锦点了点头。
然后她跟他道:“那你有具体的计划吗?先去哪儿后去哪儿?”
桃成蹊理直气壮道:“没有。”
唐时锦道:“如今扫盲班刚刚开始,很难从数据上看出成效,所以要说去哪儿,确实可以随意,我觉得你这样……你当年不是也曾游历四方,以竹生之名写了许多文章?如今你就沿着旧路走,把你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然后写一写新旧变化,不管变好变坏,不管看到什么,你都照实写,就以竹生之名来写,但是有一条,你要看清楚,不能一叶障目,不能相当然。”
她一边说着,桃成蹊的眼就亮了。
这活儿他喜欢干!这才叫公私两不误!
唐时锦续道:“当然了,也要把扫盲班的事情暗访一下,我跟皇上商量商量给你挑什么人,你想什么时候走?”
桃成蹊道:“过了十五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