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来之后,他就一直在想,要用来做什么,然后就有人提议,做马车。
或者说,做能代替马车的东西。
穆永福觉得很好,然后就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起初造出来的,各有毛病,要不然就是太大,要不然就是动力不足,幸好当时老国舅给他找的,都是极好的工匠,唐时锦又大开绿灯,各种材料随他取用。
所以后来,他又造出了一个比较完美的成品。
这才一年多啊!
哪怕唐时锦抄了作业,这个速度也震惊到她了!这就是一种跨越!完美的避开了弯路,直接走向正途!!
穆永福始终很平静,跟她道:“试试?”
唐时锦点了点头:“来来!”
她一点也不怕,就上去了。
她对蒸汽机车的发展史,一知半解,但是宣传画也是看过几幅的,国外的机车,会有一种机械感和科技感,但是同样的东西,被华人一做,就有一种古朴的美感。
如今这个成品,与马车相似,又不一样。
它远比一般的马车要高,底盘就有人齐胸那么高,是四个轮子的,后边两边是两个很大的轮子,轮子里头还有很多齿轮,但是都嵌进了车壁里,外头看不到。
前面两个轮子略小,前两个轮子中间有一个略凸的半圆台,有齐腰的防护圈,这大概相当于驾驶位,上头装了一个把杆,就像风车的扇叶,两边各有一个握把,这是用来控制方向的。
锅炉放在最后头,有烟囱,但加上了装饰,并不显得突兀。
座椅设计的,有点儿像西方的马车,是敞篷的,挺宽的,匠人解释说是因为刚开始做,敞篷方便有危险时跳下来?
但歪打正着,这样一来反而显得更流畅漂亮。
第1086章 能打败庆王爷的只有她自己
穆永福亲自上去,带着她转了一圈儿,整个驾驶操作非常简单,唐时锦一看就会了,然后就把他赶下来,自己上去转了一圈儿,一边问:“能跑多远?”
匠人道:“我们试着,能跑五十里左右。”
唐时锦问:“速度呢?”
匠人道:“与普通马的速度差不多。”
“能载重多少?”
匠人道:“我们试的时候,都是上八到十个人的。只要路面不软都能跑,稍微不平也不会太颠簸。”
唐时锦美滋滋,吩咐影卫:“我开出去试试,去叫皇上来,就说我带他兜风去!是刚加了水吗?”
匠人道:“是的。”
唐时锦胆子大的很,直接开着就出去了,大大方方的开到了皇宫门口。
于是正议着事的锦临大帝,衣服都没来的及换,就这么出了宫门上了车,然后唐时锦带着他,专挑热闹的大宽路走,所过之处,无数人惊呼退避。
普通的护卫根本就跟不上,只能影卫骑着马儿,提前把众人挡开,一边高呼:“皇上与庆王爷试新制汽车!所有人退避!皇上与庆王爷试新制汽车!所有人退避!”
对于唐时锦的接地气和心血来潮,老京城人,大都有些了解,一听之下,就不怕了,然后就涌起了无数的好奇。
汽车?汽车那是什么车?
这就是第一手消息啊!所有人都等着看,然后纷纷表示:
哇哟呵,这么个大家伙!可真够吓人的啊!!
不是,这大家伙是怎么跑起来的?马儿藏哪了?后头咋还带着个炉子??
所有人都好奇极了,挨挨挤挤的看。
也没多大会儿,各方的人就都得了消息。
戚曜灵来的最快,在必经之路上等着,看她过来,也不用她招呼,就直接跃了上来,向炎柏葳施了一礼,在他身边坐下,一边道:“师父,这是什么?”
唐时锦哼着歌儿,也不理他,然后一大圈转下来,又捎上了闻讯而来的许天禄,隔了会儿,戚曜灵又把汤莲生也提了上来。
反正碰上谁就带着谁,一直开了一大圈儿,唐时锦估摸着有四十里了,不敢开到极限,怕会烧干,这才把车开了回去,看了大热闹的众人,这意犹未尽的回了家,一边议论纷纷。
当天晚上就有无数人过来找她。
唐时锦第二天兴致未消,又带着徒弟们出来,还特意开到温宅门口去炫耀。
桃成蹊和温撷秀出来,她就跟他们道:“来吧!一人做一首诗,赞美我的汽车,我就带你们去兜一圈儿!!”
两人笑着,就真的各做了一首诗,然后戚曜灵下去把两人带了上来,遛了一大圈儿。
好些文人听说了,私下里笑的不行,说庆王爷这个促狭性子真没谁了,关键是海东青也是她的啊!
所以,能打败唐时锦的,只有唐时锦自己??
第三天,唐时锦又带着儿子们出来玩了一趟,几个孩子兴奋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