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曜灵也是大胆,不怕担责任,直接叫甜宝尝了几种。
甜宝是金娇玉贵养起来的,这种乡下东西做的粗劣,一入口简直难以下咽,看着又不卫生,第一口,他当时就吐出来了。
那家人心疼的不行,连道可惜,看那架势,恨不得把他吐的那一口再拣起来吃了似的。
甜宝很懂事,之后吃到什么,也不吐了,不管有多难吃,都咽了下去。
在他看来,几乎全都很难吃,可是在他们眼中,却显然是极好的东西。
甜宝问炎柏葳:“爹爹,是不是我们做的不好?为什么他们要吃这么难吃的东西?阿娘不是给了他们新粮吗?”
这话一出,桃相等人无不面露欣慰。
甜宝年纪小小,看到这样的情形,会生出这样的感悟,实在是难得。
储君仁慈,是盛世之兆。
炎柏葳温言道:“这不是甜宝的错,甜宝还小,甜宝如今能做的,就是努力念书,将来才能做到更多的事情……此事,是爹爹做的不够好,爹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他仔仔细细的给他解释。
唐时锦默默的听完了,看了看她儿子的表情,忍不住道:“太子能听懂吗?”
炎柏葳道:“现在可能还听不懂,但慢慢的,总会想明白的。”
等能想明白的时候,就忘了好么?
唐时锦就跟儿子道:“宝贝儿,其实我觉得这不是爹爹的错,不管他多努力,世上永远都会有贫富差距的,穷人的日子就是过的苦一些,富人的日子就是过的好一些,这就是人努力的动力啊!你看像谢大人,他年少时过的,也是这样的日子,但他十分努力,才能走到如今,成为阁老,不必再吃苦……”
谢祖平起身拱手。
唐时锦续道:“就比如你,你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念书,今日你越努力,将来才会越优秀,你的每一分坚持,每一分努力都是有用的,学识从不负人。可假如,你今日想着小鱼很好玩,少念一刻钟,明日想着球球也好玩,再少念一刻钟,将来就会成为一个不学无术之人,他们说什么,你都听不懂……就像我一样,他们文人说话我时常听不懂,要事后去问爹爹的,需要写文章的时候,只能让六伯帮忙写。”
甜宝问:“是因为阿娘小时候没好好念书吗?”
唐时锦正色道:“不是的,是因为阿娘小时候太穷了,只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所以没有办法念书。”
炎柏葳伸手,轻轻的摸了摸她的头。
甜宝眨着乌亮乌亮的大眼睛,呆呆的看着她,小小的孩童,很难理解为什么“活着就已经用尽全力”,却莫名的懂了那种感觉。
他忽然张开小手,轻轻的抱了她一下:“阿娘别怕,甜宝好好念书,给阿娘写文章。”
唐时锦一怔之后,险些哭了出来。
她儿子也太暖了吧!!真的超暖超暖的!!
一众大臣不好插言,各自沉吟。
有的觉得她说的有些太市侩了,但有的却觉得,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
但都一致觉得,太子是真的聪明仁善又孝顺。
事后,唐时锦还悄悄问炎柏葳:“可是我现在已经有条件了啊,所以我是不是应该找人讲书,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炎柏葳笑道:“可以,我闲了我给你讲,平时你也可以从翰林院挑个顺眼的,让他们给你讲。”
唐时锦道:“你给我挑一个呗?挑一个真有学问,讲书又不枯燥的。”
“好,”炎柏葳道:“明儿给你挑。明天你中午多做点野菜,我准备把四品以上的官员都留下。”
唐时锦只能又打发人去收了一波野菜和百家米,然后第二天中午,她亲自指挥着御厨,就按乡下法子做,炒菜都是少油无盐的,蒸了菜窝窝,熬了野菜粥。
皇上叫你忆苦思甜,米又是太子亲自带人出去讨的百家米,这种饭,不能单纯当饭吃啊!
炎柏葳这个人很务实,为了避免有人当成政治秀,卯足了劲儿表演,他直接下令不许说话,不许剩。
于是堂中肃穆的跟什么似的,一众养尊处优的朝臣,艰难的下咽,还不敢露出难吃的表情。
唐时锦也带着大儿子,吃这样的饭,甜宝昨天尝了百家饭,今天再吃这个,承受力高的多,他含着小泪花问她:“阿娘,你小时候也是吃这样的东西吗?”
唐时锦道:“能吃到这样的东西,都算很好了,平时还是饿着的多。”
她给他看了看粥碗:“看到没,这有米有菜,而且米很稠的粥,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在乡下,只有下地干活的壮劳力才能吃这样的粥,小孩子和女人,都是一碗清汤汤,里头的米粒都能数的过来,吃完了肚里都咣咣响,一会饿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