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不用他递,炎柏葳也已经知道了。
听说这事儿之后,他笑了好半天,小孩子一样得意。
唐时锦发现,他就是喜欢这种,一件事儿埋上好几年,然后一旦用上了,他就会很高兴……可怜的七皇子,他绝对猜不到,几年之前,炎柏葳就把元盛帝的影卫老巢给搬空了!现有的也好多都策反了!
于是唐时锦暗搓搓的邀请他:“要不,我们去瞧瞧他的私库?”
“不用,”炎柏葳道:“皇上私库,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册子记录的,你搬了也不能用,不如等将来,等我拿到手,可以光明正大用……你放心,我一文钱都不会叫旁人偷走的。”
唐时锦无语的摸了摸他的头:“相公,是我穷了吗?你怎么越来越抠门儿了?”
炎柏葳笑道:“仙妻养我好几年,我也得学着养她了。”
唐时锦道:“等我将来写本回忆录,名字就叫《皇上靠抠门儿养我》。”
“好啊!”炎柏葳笑道:“不如十年写一本,我认识你也快十年了,你先写一本给我瞧瞧,我想看你写我。”
一说回忆录,唐时锦忽然想起来,穆永福说桃成蹊在写财神传,她这阵子忙的,都没来的及去看看。
但就算想起来了,也一时没空儿去看。
她还要卖万花锦。
造势这种事情,时间长了短了都不好,一个月左右刚刚好。
陪都如今处处都是御窑万花锦的传说,正好是热度最高的时候,两江总督薛凤连得圣上赐了几件万花锦,于是宴请了不少官员名士过来观赏。
万花锦这种瓷器,华美而又绚丽,与世面上所有的瓷器都不同,乍然一见,简直叫人眼前一亮,宛如置身花海,越是细观,便越觉得精致贵气。
而且御窑后期还做了很多山水瓶,在锦地纹中开光做山水,做诗词,就显得山水更加雅致,锦纹愈是夺目。
于是一宴之后,万花锦更是声名远扬。
相似的一幕,在各州上演。
也就在这个时候,财政阁的告示出了,每州选一到两户,做御窑专卖,不止万花锦,御窑后期做的瓷器,也会交给他们售卖。
一时之间,无数巨商赶赴京城。
就算再没眼光的商人,也看的出这里头的商机!
宫廷御制啊!
也就是有了财政阁,否则的话,哪有他们这些平民百姓用的份儿!
唐时锦自觉得并没有低估“御”字的影响力,但仍旧是低估了。
诺大的御窑,几百人昼夜不停,两班倒了一个多月,居然都不够卖的……她于是再次压缩了出货量,毕竟这种东西,太多就不值钱了,同款不宜在大庆境内卖太多。
除非能尽快开拓海外市场,否则,就得赶紧生产新产品了。
唐时锦一向是一个有计划性的人,所以御窑不管再忙,永远有一个研究班子专注于研究。
这边万花锦出着货,那边,第二产品--青花玲珑也成功烧制出来了。
如今市面上已经有了青花瓷,虽然还有许多可改良之处,但她也没有去改良,而是选择做新产品。
青花玲珑是一种新技法,盛于乾隆时期。
玲珑,是指镂雕,烧出来的瓷器,会有透光的花色。
它是按着花样,先在瓷器的坯体上,镂出各种形状的玲珑眼,再用特制的玲珑釉把眼填平,之后再绘以青花,施釉之后烧制。
如果万花锦是做奢,那青花玲珑,无疑是在做巧。
釉中有釉、花里嵌花、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而且这个看起来非常麻烦,其实比万花锦要省匠工。
于是摆了两个月的万花锦,到了暑热之时,唐时锦又给万岁爷更新换代了,一眼望去特清凉。
炎柏葳拿着碗看了看,一边道:“这一回要写诗吗?”
唐时锦啧了一声:“皇上的诗这么不值钱吗?我出一个瓷器你写一首诗,出一个瓷器你又写一首诗?”
炎柏葳笑道:“也无不可,能赚到钱就好。”
唐时锦摆摆手:“不用!虽然可以一招鲜吃遍天,甚至不推广也不愁卖,但是……本王另有主张!”
第742章 最奸商的面目
平王世子穆完璞,当年与桃成蹊齐名的才子+美男子。
但自从桃成蹊“竹生”的马甲暴露,开始做官做正事儿,就跟他不是一个流派了,只有穆完璞仍旧独擅“年少轻狂”、“风流薄幸”这一块的胜场。
他不敢忧国忧民,他只敢风花雪月。
之后新帝登基,因为炎柏葳并未打压宗室,登基之后,就复了他爹的郡王位和他的世子位,还让平郡王入礼部,所以他近来也渐渐不再藏拙,展露出了叫人惊艳的才华。
可是平郡王实在是被打压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