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位张折桂没有出来。
他一身长袍,嘴角带着一丝嘲讽的微笑,站在窗前,昂着头颅,大声诵着:“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最后一句“夫何忧何惧”,嗓子高的都要破音了,然而马蹄声渐远,没有人看到这英勇的一幕,周围很快就安静下来,静的吓人。
毕竟这个村儿里,如今只留下了他一个人。
张折桂放下书,向四周看了看,犹豫了一下,仍旧迎窗高声道:“君子不忧不惧……”
下一刻,他眼前的景物,猛然剧烈晃动起来。
在那一刻,他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只呆呆的看着。
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猛然把地面掀了起来,眼前的数间屋舍剧烈的一斜,然后纷纷轰然坍塌,有什么重重的砸在了他身上,张折桂一声惨叫,趴在了地上,书扔出好几步远。
他徒劳的向前爬了一下,却一点都动不了。
再下一刻,他才后知后觉的感觉到了剧痛,他闷哼出声,双眼瞬间血红,口鼻中也沁出血来,迟来的后悔迅速袭来,张折桂哭叫出声:“救命!救命啊……”
然而,并没有人能来救他。
最强的一波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还会有余震,起码三天之内,大家是不会回来的。
在简易房那里,房子没有塌,但大家也感觉到了巨大的震动。
但因为之前的种种铺垫,所以这地震完全是“如期而至”,大家的惊慌不太多,倒是庆幸格外多些,也有很多“终于来了”的尘埃落定。
第一波摇晃过后,不止一人跟旁边的人说:“我早就说……”
“幸好来了……”
“不知家里房子怎么样了……”
“别担心,只要人好好的,房子,不是有朝廷么!”
太子本来就是个极其有同理心的人,热泪盈眶的看着。
以往所见的百姓对官府之惧,与此时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和依赖,看在旁人眼中不算什么,但看在他眼中,就格外感慨又感动。
沈昼锦心说她真是个天才,帝王眼什么的,是真的恰当,他不止是“眼”,更是“帝王眼”,他心里是真的把大盛当成“自己的家”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又迎来了一波余震,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前期宣传的重要了。
大家没有惊慌的说怎么还来,而是大叫“余震来了!”显然对自己记住了这么有学问的一个词儿,还有一些骄傲。
又一波余震过后,明显能感觉到程度轻了,霍凌绝才开始分派人手,去震区检查可有人受伤,同时,沈昼锦也换上她的赐服,跟霍凌绝一起出现,跑一跑各处的简易房,亲切的询问大家可有受伤,其实就是亮亮相。
沈昼锦虽然从不以容貌而出名,但其实她长的真的挺好看的,非常好看。
再加上气势,加上蟒服玉带,绝对高于大家对神仙王爷的想像。
所以“神仙王爷来了”这个消息,迅速的消饵了大家对地震的畏惧。
而此事,还有一个极佳的后续影响。
这整个事情,从“地震仪的预告”,一直到如今如期发生,让地震显得极为自然而然,这样一来,大家不会再胆战心惊,去想“为何地动”这样的事情,而是头一回把地震当成了一种自然现象。
从此之后,天子再不必为地震下罪己诏,因为,以这一方百姓,以此一事开始,大家就可以相信,地震乃地壳运动,与人无关。
沈昼锦特意去点了太子一句,于是太子秒懂,迅速把这个思想,体现在了文章之中。
而霍凌绝也在折子上,把这个思想写了进去。
沈昼锦在旁边一看,就“噗!”
因为之前他们回忆的,折子上是“倒塌房屋近二百间,五十余人下落不明”,所谓下落不明,其实就已经是凶多吉少,估计是被埋进倒塌的房屋里了,只是这样写委婉一些。
但现在,霍凌绝的折子上是“倒塌房屋近二百间,幸只一人受伤,无家畜受伤。”
把张折桂和家畜写到一起,也是够促狭了,而且他下头还写清了这个人做了什么,如何官府苦劝执意不肯走,如何在最后通知时又迎窗嘲讽……总之看着就觉得这伤受的,真大快人心。
如今有了新的信箱,速度快的很,折子很快就到了御前。
第334章 美好的误会
武宣帝非常高兴。
要知道,他是真的因为地震下过罪己诏的,还不止一回。
明明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定才打仗的,却要下诏自认什么“穷兵黩武”、“有伤天和”,他能不憋屈么?
他也不止一回想过,这老天怎么回事?我干啥了你天天给我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