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裴家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他们是真真切切的觉得,他们高高在上,和如今的读书人不一样。
这样的态度,在光环没碎之前都会叫人不舒服,更何况如今。
如今沈昼锦出手,狠狠撕下了他们的光环,且不是文人之争,而是关乎国计民生,数万人命、又计之百年千年的大事……
她手举大义之旗,如果他们姿态放的低低的,我错了我躺平任嘲,那有可能,会有一些人觉得不忍,手下留情。
可他们却是……我虽然错了,可我是真的着急啊!我是为了文人的不务正业而着急!所以才犯了这样的错误,我有情可原!
可他们却不想想……一来这并不是不务正业,二来,文人就算不务正业,也轮不着你管束,你这一副天下文人老祖宗的口吻,到底是在闹哪样?
沈昼锦也不看了,转头跟霍凌绝闲聊:“我听皇上说,五月份才要走公文,问你有没有想要的人。”
霍凌绝嗯了一声,悠闲的架着腿坐在树上,“我也没有特别想用的人,只要别是李守常这样的就成。”
沈昼锦还愣了下:“我都把他忘了,他这阵子干什么了?”
“不知,”霍凌绝道:“不过我叫人跟着他了,闹不出什么事情来。”
沈昼锦点了点头,看下头已经写完了,就过去偷拍了几张,然后就带着霍凌绝闪了。
果然,王必成第二天就把裴家的应对,写信寄到了她这儿和京城,以及比较有名的府城。
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文人被激怒,挽起袖子,批驳裴家。
也就在这个时候,师兄给她写了一封信。
他说这次科举,有一个叫卢景星的,殿试时是第十名,一直在刻意与他交好。
师兄觉得他学问渊博,性子也不错,与他关系也不错。
一直到出了这事儿,卢景星才提起来,想把妹妹嫁给他……他自称是范阳卢氏之人,师兄便问这个亲事可不可以做。
范阳卢氏,相传是齐国后裔,起于春秋,盛于唐朝,还曾有“八相佐唐”的佳话,论起传承,远胜裴氏,但同样也是在诸国乱战中渐渐消声匿迹,如今,估计也是想再创辉煌,所以卢景星才来考科举的。
在这个时候,就是全民上阵对战裴氏的时候,若是范阳卢氏起来了,对大盛皇族是大好事。
这就是一句话,朕并不是不重视千年传承的世家,只是你裴氏太不像话,你看人家卢氏不就起来了?
可是对沈昼锦来说,这并非不可或缺,而且就算需要,也不一定非得师兄上,直接让皇上重用卢景星不就得了?
师兄娶亲,关键是妹子好不好啊!!
第323章 头一次成亲
沈昼锦赶紧回了一趟京。
周温良知道她铁定上心,早就叫人细查了。
卢家家风,确实不错,不像裴氏是用隐逸的名头来抬身价,他们是真的性子淡泊,不慕名利。
卢景星的父亲叔父都是饱学之士,只是没有参加过科举,但也并不限制子孙后代科举。
在卢景星前头,好几年前,还曾有一个堂叔考中过状元,卢景星倒是这一代的第一个。
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叫卢晴云,妹妹叫卢秋月,卢景星提的,就是这个妹妹,才刚及笄,据说也是个才女。
而姐姐卢晴云,今年十九了,从小跟着祖父祖母长大的,因为生在中元节,所以一直没有议亲。
沈昼锦挑了挑眉。
中元节不中元节的,民间都说不吉利,她倒不在乎。
七月半是丰收节,有什么不好的?
从命数上来说,真没有一定不好的日子,但,还真有不合的八字,所以只要八字合就可以。
沈昼锦把姐妹两人的八字都拿出来算了一下,姐姐的八字,远比妹妹的要合,但妹妹的,也可以。
而且从政治因素来看,师兄娶一个这样的人,就是除了祖上清名之外,家中没什么权势的姑娘,也很合适,但,还是得相中姑娘。
沈昼锦也没犹豫,晚上就悄摸过去看了看。
如果他们是重规矩的人家,这样肯定不合礼数,但不被发现就等于没去。
卢氏本家就在北直隶,离的不算远,沈昼锦摸过去,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两姐妹的院子。
她先去看了妹妹,妹妹才刚及笄,在她看,还是一个小孩儿,不是活泼挂的,一举一动,书卷气十足,看着还挺顺眼,像个有点肉肉的林妹妹。
但她再去看看姐姐,就觉得姐姐更好。
并不是绝美,但长的特别合她眼缘。
鹅蛋脸,五官端秀,垂眼时十分温柔娴静,抬眼时,眼眸又清亮,明明是圆大的杏眼,眼尾却微微上挑,藏着一丝娇俏,笑起来真是甜的要命,她看着都想亲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