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吨原煤,能出油三百吨,出焦六千八百吨左右,硫酸铵一百吨左右。
干倒是好干,她也建的起来,但……又回到了之前的顾虑。
打井,是打完就走,谁也不知道是怎么打的,很好掩饰,但工厂是持续生产,每天都在运作……
这还是手工业的时代,步子迈的太大,真的好吗?
沈昼锦拍了拍脑袋,道:“先打井吧。先想法子多打井,另外……我育一点沙棘苗出来,放给大家去种,长出来之后可以做果酒、果脯,果汁,很有营养的,到时候可以回收。”
陆执戟这个吃货第一个发言:“沙棘是什么?”
沈昼锦抓了一小把给他:“可好吃了,你尝尝。”
陆执戟啧了一声:“你一说好吃我不敢吃了。”
一边小心翼翼的捏了一个,一脸惊讶的品了品:“居然还行。”
他这么一说,霍凌绝几个人也都伸手拿了,但先不吃,先看别人。
秦云峤一放进嘴里,就眉头紧皱:“这什么味啊,又苦又酸!”
一边又伸手去拿。
他这么一说,霍凌绝和禇连城都放心了,放进了嘴里,然后一齐拧眉。
秦云峤一边酸的直流口水,一边哈哈大笑:“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骗你们两个,要反其道而行之!!哈哈哈!!”
沈昼锦笑眯眯的看着,然后又拿了几瓶沙棘汁出来。
这种调制过的果汁就很好喝了,一百毫升的小瓶子,沈昼锦自己先打开喝了一口,大家也放心了,都拿过来喝,纷纷道:“还可以。”
“是吧?”沈昼锦道:“这种东西真的很皮实,哪儿都能长,三年就挂果,五六年之后,长出来果实密密麻麻的,虽然单吃很酸,但怎么也能当个水果吃,这边的人天天不吃菜不吃水果的,身体也不好。”
大家纷纷点头,一边各自仰头喝,喝完了,沈昼锦把瓶子收回空间,霍凌绝才问:“打井?”
沈昼锦道:“我先看看吧,我先看看哪儿能打。”
于是她又拿出地图来卜算。
如今虽然天道弱,但在它向着你的时候,也是很好用的。
反正这次她卜算的很快,也跟上前一样,圈定了大概区域。
这个不比煤矿,没那么精确,所以圈定了几个大概区域之后,大家就先就近,估摸着距离,找合适打井的地方。
这是个慢活儿,沈昼锦也不跟着他们跑,就在家育苗。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行人,十分低调的进了雍州地界。
第261章 传说中的小相爷
贺青燃少年时随祖父在民间居住过三年,对民生极为了解,所以,一进雍州地界,就感觉到了不同。
此时迟来的耕种已罢,本是农人最清闲的时候。
农人么,一天不干活就有可能挨饿,所以不管是寒冬、春耕迟了,还是农闲种种事情,都是会叫他们不安的。
但现在,来来往往的百姓们,不少人脸上带笑,互相说着“土豆”、“水泥”的事情,连七八十的老人也能背两句歌诀,一边背着,就张开没牙的嘴乐了起来。
这种充满希望的安逸,实在是极少见的。
贺青燃不由微讶。
他在家翻遍典籍,也没见过与他们说的土豆、水泥类似的东西,假如说,水泥只是一种不知从哪儿来的泥,土豆也只是一种作物。
可他所不解的是,偌大的雍州,这种闻所未闻的东西,到底是从哪里拿到,够整个州的百姓种植使用的数量的?
他怎么想都想不通。
再细细想,这些百姓,能够安心耕种,是因为肚中有粮。
而这些粮,足够雍州百姓应急度日的粮,又是从哪里来的?
寒冬他们是如何提前得知的?煤矿又是如何找到的?捐给国库的一百万两黄金是哪来的?
太多的疑团,他完全想不通。
所以他一直觉得,沈昼锦必定是一个高高在上,极为神秘的人,而这一方百姓,也一定是栖栖遑遑,被迫顺从,心存侥幸的状态。
可现在,百姓们很安心,很高兴,而且,显然完全信任她们。
甚至隐隐还有些亲近。
他们嘴里说着“郡主”、“霍公子”的时候,那种感觉,尊敬亲近而不畏惧,这与他想像中截然不同。
贺青燃是真的疑惑了。
沈昼锦当然不知道,这位传说中的小相爷已经悄悄来了。
她正忙着催芽。
沙棘的种子很小,外皮很硬,要先催芽,用热水泡,第二天再用常温水泡,第三天就种进湿沙堆里,保持湿润,每天翻搅一次,一般五到七天,种子就能膨胀出芽,等出了芽,就移到小花盆里,然后到十里八乡的去发放。
沈昼锦不打算让百姓当种地那么成片成林的种,就是叫他们拿回去,屋前屋后土坡上什么的随意种一种,平时也不用刻意照顾,能长就长,活不了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