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逆袭后哥哥们跪着求原谅(341)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文章,是“那个”霍凌绝才能写的出的文章,可能有的考官不喜欢这种风格,但因为写的太好了,所以也一定会有名次,而且愈往上走,名次会愈好,因为很明显,这种文章,或者说他这个人,会合乎武宣帝的品味。

余致远的神情有些复杂,叹道:“真是人不可貌相,英雄出少年!”

沈昼眠却是若有所思,最终,他抬起眼来,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他一直怀疑,沈昼锦那个梦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如今……他似乎已经确认了。

翌日发案,果然,沈昼眠高居第一,霍凌绝拿了第二。

之后接连几场考下来,最终的名次,仍旧是这样,沈昼眠拿了案首,霍凌绝第二。

如今大盛的县案首,可以“进学”,免府试、院试,直接得到秀才功名的。

换句话说,沈昼眠的下两场都不用考了,可以直接去考乡试了。

而霍凌绝属于县前十,说着虽然也挺好听,但下头的试还要照常考,到了府试还要提坐堂号,也就是说,要坐在最前头。

好在大西北地广人稀,边城这个城位置特殊,所以太守和刺史会长驻在此,府试和院试也是直接在这儿考的。

而且大盛朝与前朝不同的地方在于,乡试会试也是一年一回的,不像前朝是三年一回。

所以,其它试期也会随之变动,府试四月份、院试六月份、乡试八月份,转年二月就可以参加会试了,而且大盛朝过了乡试,有了举人身份就做官的,真不在少数,处处都透着求才若渴。

但不管怎么说,当下这事儿是过去了,沈昼锦就跟霍凌绝商量着,明天回边关去。

两人正说着话,周温良急匆匆过来禀报:“郡主,钦差到了。”

沈昼锦诧异了一下,看周温良嘴角带笑,这是早得了信儿没说,估计是好事儿,想给她一个惊喜。

她就赶紧换了衣服出来了。

出来一看,所有人都换好了衣服,摆了香案接旨。

第245章 皇上在憋大招

来的人不是太监,而是一个官员,名叫许庭深,笑容满面的先向太子见了礼,这才展开圣旨宣读。

圣旨有好几个,许庭深一个一个的念,沈昼锦越听越是诧异。

长宁郡主心系边关,捐衣捐炭有功,晋为公主,这是正常操作。

沈既明封为雍国公??

国公??

哪怕沈昼锦早有准备,也被震到了。

要知道,大盛朝的爵位还是很金贵的。

哪怕宗室,也是代代降爵,三代之后不再有食䘵。

而勋戚封爵,如今只有公、侯、伯三等,只有世袭与不世袭的区别,没有子爵男爵。

当年跟着武宣帝打天下的人,也曾封过两个异姓王,康平郡王,南安郡王,都是特旨特封,之后再没有了。

所以雍国公这个爵位,真的太高了,完全高于她的心理预期了,搞的她都要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了。

要不说武宣帝这个人,做事实在是敞亮、漂亮!

他不搞阴谋,就明明白白的搞阳谋,人人都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可有几个敢“予”的这么大方的?

怪不得人人都是皇上迷弟,这样的皇上,真是叫人不能不喜欢。

旁边周温良提醒她:“郡主!郡主!”

沈昼锦迅速回神,脑子里一反刍,把刚才钦差念的回忆起来,圣旨让她带着雍州百姓完成寒冬之后的春耕之事?

而且皇上还赐了她一块匾?

因为她教导边军、以及教化江湖人有功,所以御笔亲提“天下师”,制匾赐给了她?

沈昼锦赶紧上前接了匾,老大一块。

她没有升爵位,只赐了一块匾,她反而更不安了,总感觉皇上在憋大招怎么破??

沈昼锦脑子里跑马,但表面上倒还很镇定,正准备掏红包打赏,就见许庭深又拿出来一封圣旨。

还有?

沈昼锦赶紧又跪下。

这最后一封圣旨,皇帝给师父整了一个工部尚书的加官,让师父督理边关城墙修建事宜,一应琐事由许庭深协理……这其实不就是让她挑头她出钱??

念完了,许庭深就要把圣旨交给沈神医。

而沈神医默默的看向她,不知道要不要伸手。

可其实也不能不伸手,所以两人互看了一眼,师父就苦笑着接下了。

沈昼锦站起来,皮笑肉不笑的问许庭深:“许大人,你来修长城,带了多少人?多少银子?”

许庭深看着三十来岁,相貌十分俊雅,笑容满面的答道:“本官带了二百余人前来。”

所以?没带钱??

沈昼锦无语的道:“你这意思,你一文钱也没带过来,只带了这二百来号人过来,就要修长城?做梦修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