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昼锦叹了口气,就把他们的对话学说了一遍,谢思危听的吃惊起来:“天花?”
沈昼锦点了点头,谢思危道:“在哪?”
沈昼锦道:“在我这,我回头毁了就是。”
谢思危连连点头,一边道:“我去跟王爷说一声。”
他就急匆匆走了。
大家陆续起来,沈昼锦挑了几味丹,用灵泉水当茶煮了,谁起来就给他一杯喝。
中途想起来,又出去叫了个大头兵吩咐:“你去跟谢思危说一声,昨天参战的那些会武道的人,若有用功过度虚脱的……算了你直接叫他过来一趟吧。”
那人连忙应了,小跑着去了。
里头,大家各自捧着杯子,围成一个圈儿,江殷炽问旁边的陆执戟:“你,什么感觉?”
陆执戟摸了摸头:“什么感觉?我也说不清楚。”
江殷炽问:“是自豪?痛快?释然?”
陆执戟沉默了半天:“好像,都不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呢?”
江殷炽叹了口气,没精打彩:“你不知道,我从小就特别想来边关,我崇敬皇上、信王、信郡王这些边关神将,我不想跟着我爹当太平守军,我就想来边关杀敌。可是现在我真的来了,真的杀敌了,也不知道昨天一晚上,杀了多少人,可是我心里……”
他搓了搓脸:“就是,可能我不够大义吧,或者只是叶公好龙?反正我……我就是……说不清楚。”
沈昼锦走回来,跟他道:“这很正常。”
江殷炽茫然道:“这正常吗?”
“正常。因为你现在,内心的自己,仍旧是侯府小世子,你并不是边关守军的一员,你是一个外来者,所以你可以因为同为大盛子民,对他们同仇敌忾,却很难真正的感同身受。”
她顿了一下:“这么多的边军在这儿,难道都是因为胸中燃烧着正义吗?都是因为怀抱着忠君爱国之心吗?其实并不是。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是私心杂念,但不管他们为何来此,他们到了这儿之后,成为大盛边军的一份子,面对的就是你死我活的厮杀,是真的‘你死我活’,他们是对敌对立场感受最深刻的,他们是国门的守门官,所以他们杀敌,会觉得痛快,会觉得自豪。”
“也所以,你杀了这么多人,理智上告诉你这没错,但你心里不舒服,也是人之常情,你也不用为此愧疚。保持对生命的敬畏,这没什么问题。只要别脑残的去指责边军残忍,就没错。 ”
第237章 人心里长出来的火
陆执戟忍不住道:“哎,被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舒服多了。”
戚兰秋道:“我也是。”
轻易不发表意见的燕羲之也小声道:“我也是。”
陆执戟十分感慨的道:“这算不算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啊?”
“对啊,”江殷炽也道:“就不说别的了,就那天,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死了好几户人,这些人中,若有幸存者,让他来杀敌,那必然是杀的越多,心里就越痛快的。”
大家纷纷道:“确实如此。”
戚兰秋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江殷炽碰了她一下:“你要说什么?”
戚兰秋不好意思的道:“我在想,我们都是武人,都不能对边军感同身受,那,那些文人,是怎么写出那样荡气回肠的诗的?”
沈昼锦道:“有很多写出这样诗的,本身就是神将啊,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
她给他们唱了一段儿,又道:“再说很多大文豪共情能力强,所以写出来也很打动人。”
小世子不懂就问:“共情能力强?那如果共情能力强,就能……就能像边军那样,杀敌军觉得痛快吗?”
“也不是,”沈昼锦道:“仇恨是一种无法感同身受的情感,哪怕是亲如父子、夫妻,也没办法真的对仇恨感同身受。仇恨是从人心里长出来的火,把皮肉骨血都烧没了,旁人还在问你为什么。”
大家都不由得一静,细细琢磨这种感觉。
谢思危从外头进来,道:“干什么呢?这么安静?”
几人纷纷站起来打招呼,谢思危点了点头,向沈昼锦道:“师父,我草草问了一圈儿,有不少打到脱力的,你要怎么?”
沈昼锦就拿了一把大壶出来,装满了灵泉水,投了几枚丹进去,“每人喝一小杯吧,若有伤的重的,我也可以过去看看。”
谢思危点了点头,提着出去交待了,又回来坐下:“那个什么赵王,他说天花制敌这事儿,是他身边一个幕僚提的,那会儿,他们已经探到咱们这边为了寒冬做准备,那个幕僚就劝他,说国难当头,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边城有许多百姓在做工,正扎堆呢,只要想办法放上几个天花病人,不出几天,边城就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