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凌绝应了一声,两人就分头行动。
于是第二天,关宁就“路见不平”,把陈慕雪带走了。
关宁这些人都第一时间练了扶摇,也有不少练成的,但他并不知道霍凌绝要干什么,只是听话的把人救出来,然后就关到了一处,每天随机的有人过去,问问伤势之类的。
而沈昼锦两人回到边城。
如今,开工已经一个月了,工钱一拨一拨的往下发,百姓家中,已经有了很多炉子,也有人领回了棉衣、煤球和赠送的辣椒、姜粉等物。
但天气看起来与往年差不多,看不出格外寒冷,因为有了新袄穿,来往的人,反倒看着脸色还好了些似的。
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都觉得今年未必有多冷,但能做工赚东西终究是好事,大家也挺乐呵的,没什么要抱怨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
边城,陈伯鸣终于撑不住了。
其实修路这个活儿,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个力气活儿,但陈伯鸣,尤其是陈叔豪,都是学武之人,身体不至于撑不住,但他们都是自视甚高之人,自认为哪怕落难了,与这些人也不是一个物种,所以干这种活儿,就深深觉得屈辱。
他们要不是走投无路,根本不会选这种方式。
他们想着,就算暂时见不到沈昼锦,能见到长宁郡主也好,娘亲向来心软,看到他们过的这么惨,总会忍不住心疼的。
可是没想到,周温良早就防备着了,他们从头到尾都接近不了长宁郡主,甚至连老远见一回也见不着,想豁出去嚷嚷一回也没机会。
想尽办法都做不到,陈伯鸣也是绝望了。
陈叔豪还强忍着在干着,陈伯鸣已经在打算别的了。
他还有最后一招。
当年,陈丙融有个上官,姓赵,赵将军。
陈丙融曾经听到过一个赵将军的秘密,他一直藏着,想要在合适的机会要挟一下他。
但没想到,赵将军在一次大战中受了伤,瘸了腿,很快就离开了边关,这个秘密就没能用上,陈丙融十分遗憾,便与陈伯鸣说起过一回。
如今,陈丙融名声太臭了,谁也不会冒着得罪沈昼锦的危险帮他们,他也只能用这个法子了……
赵将军在边关待了二十多年,与信郡王的关系很好,他若愿意帮他,为他铺路……那他仍旧有机会出人头地,进边关,学武道,出将入相!
陈伯鸣暗中下了决心,第二天就悄悄去了赵将军府。
赵将军倒也见了,本来以为他是来求助的,想着当初也曾与陈丙融同袍一场,给个几十两银子帮他一把。
没想到寒暄一过,陈伯鸣张口就是:“还请世伯举荐伯鸣入边关。”
第216章 怎么就不干人事儿呢
赵将军就有些诧异。
要知道,这正常入边关,跟他举荐,那能一样么?
他举荐,起点就不一样,有点由头就能直接提拔。
赵将军都乐了:“你凭的是什么?”
陈伯鸣到了这个地步,也不装君子了,上前几步,附耳说了几句。
赵将军脸色猛的一变。
陈伯鸣缓缓退后,赵将军死死的盯着他,半晌才道:“还真是想不到……个个都长的跟个人一样,怎么就不办人事儿呢?!”
陈伯鸣态度恭谨,实则有恃无恐。
赵将军狠狠的看了他半晌,冷笑道:“成,既然如此,那你就先留下来吧。我举荐你,总不能丢了我的人!”
他的意思很简单,要他拜师。
陈伯鸣不想拜师,毕竟他想拜的是武道师父。
但他也明白,赵将军是个已经告老的,没有由头,他不好开这个口,而且没有底实的关系,就算进了边军营,也甩不脱陈丙融的影响。
可叹这是他能找到的人里,最有身份的了。
陈伯鸣心中叹气,表面上异常恭敬的见了礼,话也说的极好听,滴泪道,“恩师莫怪我,伯鸣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恩师救伯鸣这一回,伯鸣一辈子记着您的恩德。”
赵将军看着他这个样子,怒气倒是消了几分:“好。”
这消息,很快就被报到了沈昼锦那儿。
沈昼锦第一反应就是:“赵将军擅长什么??”
秦云峤还有些愣神:“擅长什么?我还真不知道。”
一个暗卫在旁道:“赵将军惯使长枪,他用的枪是通体纯铁的,很重,但他臂力足,马上长枪虎虎生风,有一回一枪串了四个人,那叫一个威风凛凛。”
哇哦!
长枪啊!!
陈伯鸣可是有尖锐物体恐惧症的,他学什么不好,去学长枪!!
沈昼锦挑了挑眉:“不用管他,随他去吧。”
他应该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所以才走这一步的,但这一条,也是条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