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逆袭后哥哥们跪着求原谅(197)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因为文人是最喜欢说规矩讲规矩的,她虽然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但也不喜欢有人凑上来叽叽歪歪,所以先来一个权威发声,把握舆论风向。

写完了,属上“君不见”的大名。

这是九霄门第六代的弟子,她的重重重重徒孙的名号。

他本名余深,字致远,武道平平,却是世上极有名的大儒,也是她预备请来教授师兄的人。

据说他少年差点病死,昏昏沉沉之际,就听到恩师吟着这首《将进酒》,印象极深,后来被恩师所救,教导长大,写文章时就以直白的“君不见”做了名号。

用他的名号,主要是因为有名气,不过模仿他的笔风和笔迹,还真挺累的。

然后沈昼锦又放开手脚,另外写了一篇。

这一篇仍旧是用“老人”的口吻,主要就是说,有陈丙融这样的父亲,对家族的危害有多大!看看陈家几个人吧!

陈大郎为何一见面就污蔑亲妹妹!

陈二郎又是怎么坑亲妹妹去做劳瑟丕的禁脔?

陈三郎又是如何买凶当街杀妹??

包括之前的事情,比如险些摔死冯家小姑娘,还有口头宣扬恩人实际上根本没去找过恩人种种……全都一一记述。

这简直就是把三个人拉出来鞭尸,可是文风大气又温厚,好像一个仁慈大爱的老人,无意中听说此事,有些感慨,于是真诚的惋惜并警醒世人“父不教”的后果。

反正一点不像在使坏。

可惜的就是,除了疯狗陈三郎,陈大陈二并没有传出什么劣迹,写的十分不过瘾。

沈昼锦叹了口气,署了一个“骄阳先生”的名号。

这就算是她的一个马甲吧,骄阳一出,冰消雪融,挺好的。

然后当天晚上,她就把这两篇文章,悄悄贴到了文人交流的文墙上。

第141章 他真的后悔了

如今正是此事热度最高的时候,文章一出,登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两篇文章,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文风不同,却都写的极好,顿时在文人之中,分别吸引到了一波拥趸,纷纷写文章应合。

除了这两种观念,还有不少人主动替沈昼锦背书的。

本来沈昼锦这个行为是有争议的,一边是爹,一边是娘……这些文人哪怕为了炫才,也会叽歪两句的。

可有了文豪发声在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为她摇旗呐喊,郡主这妥妥是大义灭亲啊。

也就在此时,一辆马车,低调的到了边城。

一进了城门,到处都有人在说着:“‘君不见’先生的文章更胜一筹……”

“诶?”旁边的男子有些诧异:“这么巧?这么多人喜欢师叔的文章呢?”

马车里的人也掀开车帘往外看了看,微微一皱眉,然后下了马车。

男子又听了几句,有些蒙:“不对,什么意思啊?这里怎么会有师叔的新文章?陈丙融是谁?难道有人冒充你写文章?”

余致远倒是挺从容的:“我们过去看看。”

一个城镇的文墙通常不止一个,但大多在四通八达之处,很好找,两人很快就找过去了。

余致远的武道虽然不高,但也耳聪目明,也不用往前挤,只远远看去,一眼就看到显眼处贴着一篇文章。

乍一见,他都懵了。

那笔迹,真的太像他自己写的了,再一看文风……更像了,连一些惯用的词儿都一模一样!!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中庸的人,这文章也写的犀利辛辣,入木三分,尤其里头还引用了两首陈丙融的得意之作,在字字珠玑的文章里,这两首矫揉造作的酸诗真如牛皮癣一样,看着就觉得难受极了,对比那叫一个鲜明。

就更显得陈丙融天天标榜的“文人”身份,堂上大喊的“饱读诗书”,着实是讽刺的很。

反正通篇读下来,余致远当场同仇敌忾了,觉得这文章就像他自己写的一样,对这个陈丙融的厌恶也像是发自他的内心!!

余致远正在反复默读,耳边一个声音划过来:“骄阳先生的文章,远比‘君不见’大气!!”

余致远挑了挑眉,这才把目光转到了另一边。

然后他又看到了另一篇文章。

确实写的好,中正大气,厚重雍容,颇有几分长者风范。

但多读几遍之后,他就觉得,为何他读完之后,并没有对这种“父不教”的悲悯感同身受,反而觉得陈家这几个儿子,真是面目可憎无药可救呢??

余致远一琢磨,忽的忍不住笑了。

他叫了一声:“松寒,走了。”

两人打听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嘉懿院。

很快就被迎了进去,然后他们就看到自家师祖,穿着浅浅粉色的袍子,雪白的胡子头发眉毛全都编着辫子,系着花花和蝴蝶结,慢慢的走了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