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梅一心搞出点名堂和事业,感情经历少, 赵菊英则是一直在享受感情带给她的滋润和好处。
如今两人一起合租了一套出租屋,一房一厅, 也在市区,李永梅住卧室, 赵菊英住客厅,睡觉的地方就用帘子围起来。
赵菊英擅长交际, 按她的话来说, 人生不拍拖, 她就觉得没意义, 她经常晚归,是以就睡在客厅。
李永梅则是一下班,就打开电视机学讲白话, 她说,“唱歌这碗饭是青春饭,不好吃。”
虽然工资比普通打工高, 但她们站在台上, 就是商品的特质, 用来供人欣赏。
那些人,欣赏的是她青春魅力的特质。
李永梅担心等自己过了年纪, 即使嗓子再好,人家听厌了,看腻了, 没有人欣赏。
等没人欣赏,自然也不会有歌舞厅需要她。
所以除了晚上上班, 白天的李永梅,还给自己报了音乐课,学声乐,学唱歌技巧,也学乐器。
赵菊英的想法,基本和李永梅一致,不过她从小学跳舞到大,已经不想再学了。
她也知道这是青春饭,但她选择的路和李永梅不一样。
她想利用自己的青春,牢牢找到一个有实力的成功男士,当做她的长远饭票。
不过赵菊英却不是谁都行的,她不跟李永梅掩饰自己的想法,也不掩饰自己失败的经历。
之前在海岛的时候,赵菊英在歌厅认识过一个美籍华人。
起初刚到南方,赵菊英懵懵懂懂,就觉得那人对她特别好。
那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男士,而且还很年轻,不到三十岁,他开车带着她,在海岛兜风,沿着海边的公路,吹海风看星星。
他每天去听她唱歌,每天接她下班,两人买了白兰地,一起在海边喝酒,谈天说地,让赵菊英长了不少见识。
那时候赵菊英觉得这简直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男人。
有一回,那个美籍华人看她唱歌辛苦,带着她去了他的办公楼。
进入办公室,赵菊英看到了自己这辈子都没看过的东西,高级毛毯和、真皮沙发、空调机、打字机、电话机,什么都有。
他告诉她,能不能做她的秘书,这样就能跟着他到处去,不用天天唱歌到半夜。
赵菊英经过那回,算是明白了,女人一旦完全信任一个男人,便会全身心地托付。
结果过了一个星期,他再也没来歌厅再,去那个办公楼找他,员工也说联系不到。
赵菊英知道,她这是遇到爱情骗子了。
离开海岛之前,赵菊英拿着剪刀,把他办公室里的真皮沙发全都划破了,赤裸裸袒露出来的棉絮垫子,就像她那时候的心。
不过现在赵菊英的心已经完全修复好了,来了春城,又找到了事业第二春,感情也是越挫越勇。
在咖啡厅和外面的歌舞厅唱歌的时候,没少人在台下朝她吹口哨和打榧子。
不过咖啡厅的客人,大多数都是更有修养讲文明的。
歌舞厅那些,赵菊英不喜欢,但也不会得罪他们,还跟李永梅说,“你就别理那些人,理了他们就觉得你掉价了。”
他们太出格的时候,保安会出面制止。
也不能犯傻,不然得罪了听客,他要给你喝倒彩的。
得罪了工作人员,他在你的音响设备动手脚,就可以让你出洋相,唱歌唱成四不像。
他们工资是高,但受制于人。
方橙在咖啡厅的时候,没少听见李永梅和赵菊英争辩“出路”这件事,她们矛盾地各执己见,但最后,又能神奇地和谐共处。
人生经验都是靠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的,方橙只跟他们说别和客人离得太近,而且咖啡厅也明文提醒顾客,这里的歌手只唱歌,连酒都不喝。
旁的,就不参与了。
方长经过了做倒爷,开公司做生意,现在自诩是个有格调的大款,想逐渐脱离暴发户,是以去那些鱼龙混杂的歌舞厅的时间变少了,经常到咖啡厅来。
有时候盛长沣也在,方长就能拉着盛长沣坐一桌,聊得天南海北,上天入地。
七彩的灯球缓缓转动,掠过咖啡厅的空间,方长一来,就出了五十块点了一首《潇洒走一回》。
今天李永梅穿得优雅而庄重,是一套白色的碎钻西装,拿着话筒站在台上,灯光打下来,称得上流光溢彩。
李永梅每回的自我介绍都很短暂,而后便拿着话筒开口:“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这首歌充满能量和红尘感,李永梅的气质和嗓子,唱这首歌的时候,是高贵而矜持的,一曲下来,咖啡厅里气氛顿时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