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路上矗立着很多广告牌,来来往往的人,穿着也很时髦。
其实也不能说是时髦,只不过现在在瑞城,把工服当做日常服穿的人还有大把,像广州这样穿得花样百出的比较少。
方梨在心中感慨,这说明这边市场经济发展的好,大家选择多了,穿着也就更自由。
盛长沣刚下火车,就和两个兄弟,还有方梨,在火车站附近吃了个粉当做早餐,到了服装市场门口,又饿了,便又带着方梨去吃午饭。
盛长沣将街道两旁的招牌扫了一圈,和方梨说:“走,咱们去正宗的茶餐厅吃一顿看看,看看你姐做的正不正宗。”
方梨听了哈哈的笑,心想回去一定要跟大姐说,姐夫人都在这边呢,还在想着她。
方梨口渴,点了个牛腩面,盛长沣爱吃米饭和主食,便点了最经典的烧腊饭。
“可以吧,姐夫?”方梨吃了几口,就抬头跟盛长沣说,“我大姐这手艺很好啊。”
盛长沣点点头,他也这么觉得。
吃完饭,也顾不上要休息,方梨背上包包,就往服装市场钻了进去。
方梨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服装店,也没有看过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衣服,一走进去,眼睛都看直了。
“不愧是广州啊。”
以前对这边的了解,都只停留在电视新闻和报纸上面,而且大多数都只是一笔带过,还有各种各样冰冷的数据,远远没有这样现场看来的直观。
方梨这下终于知道,姐姐嘴里说的瑞城那两个服装市场规模算很小,是什么意思了。
瑞城有不少直接拉着三轮车,后面堆着一堆衣服,就那样在大街上卖衣服的,那种流动摊档走量,没讲究什么款式,就图个方便便宜。
但就算这样,那些衣服销路也都很好,不愁没人买。
方梨之前都以为那些好看的衣服,只能在瑞城的国营商店买,可到了广州一看,这些衣服就跟不要钱一样摆在路边的服装店里。
那些在她看来在瑞城只有在商场能看到的衣服,在这边这么普遍。
方梨在服装市场转了几圈,心里逐渐有了底。
在服装市场逛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才回招待所和路瑞超和姜福四汇合。
大家都是有事情要办的人,所以回到招待所,天色已经不早了,到处黑漆漆的。
但是跟瑞城那种黑漆漆,没什么人烟的夜晚不同。方梨没想到大晚上的,这边还能那么热闹,街上的店铺都还有不少人,路灯也多。
路瑞超是这里头玩心最重的一个,主要是因为还没结婚,所以去每个地方也只想着玩。
一行人找了一家茶楼吃饭,路瑞超如数家珍地和方梨介绍广州,“要不是咱们赶时间,应该带你去越秀公园走一走,还有广州的无轨电车,咱们那里没有,只有这些大城市才有。”
“然后再去那个爱群大厦附近逛一逛,以前可是广州的第一高楼,有15层,不过早就被打破了,现在不是它了,但咱们瑞城,还没见过十五层的楼呢。”
路瑞超喝了口啤酒,又和方梨说:“那里是外地人到广州必须要去的地方,我上回还在那里拍了张照片。”
那时候路瑞超穿的很时髦,又弄了个发型,看上去特别有款,那些专门给人拍照的,还问他是不是老华侨,把路瑞超给得意的。
“还有友谊商店,不过咱们进不去,但是去那里看一看你就知道,咱们瑞城的国营商店,跟人家真的是完全没得比。”
方梨笑了笑,“我听说那些地方都只卖东西给外宾。我们没有外汇券,也买不了啊。”
而且方梨也不明白,“那里卖的东西国内也有,为什么偏偏得跑去涉外商店买?”
她听说有的外汇券都可以倒卖出去,本来就贵,卖了更贵。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路瑞超吃了口饭又说,“里头有不少东西,外头也有买,但一些工厂的商品,分成了外贸货和内销货,外贸货的材料和出厂的质量,都要比咱们内销货好很多。”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想去涉外商店买东西,只可惜有钞票又怎么样,有钞票,没有外汇券也买不到。
方梨点点头,来广州这一趟,真是学了不少新东西。
四个人在广州待了三天,第二天,方梨就没让盛长沣跟着,自己去服装市场转悠了一整天。
早上8点多就去了,去看那些人开门营业,中午在路边随便吃了个河粉,下午待到6点多,那些店还没有要打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