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随着水流越来越大,一群人脸上带着无法掩饰的喜悦。
蒲志文感觉脚下更有力气了,又连踩了好几下,水轮慢悠悠的转动,水缓缓的流进水槽,哗啦啦的作响,听在在场众人的耳里,就如一首愉快的乐章。
“蒲大哥,你累了,让我来吧。”
其余人看的眼热,都想上前亲自尝试一番。
这可是他们历经近一个月的成果啊,看着潺潺流水,谁不想亲手试试呢。
蒲志文也知道大家的心情,自然不会一直霸占着,他站下来后,立即有人上去,荣家几兄弟正想抗议,看清是谁后,都闭嘴了。
荣炳文一向喜怒不形于色,但就在这时,却是破功了。
“有了这个,以后再也不用一担担的挑水了。”
这些年他们的日子不难过,但也是要下地的,每一年的春耕过后,一家人都要调养很久才能缓过来,归咎原因,就是挑水。
全家上下,就没有一个人的肩膀是好的。
“若是把这个推广出去,将有无数人受益。”
“咱们这里没办法,若是有溪流河水的地方,还能节省人力和畜力,更为省事。”
“我们要尽快把更大的做出来。”
荣炳文踩着踏板,大脑也快速转动,不过是一会儿的时间,就想了很多。
第123章 撑场子
不过一会儿, 荣炳文就从脚踏板上下来,等在一旁的荣炳武赶忙接上。
“嘿,别说, 这可比挑水轻松多了。”
“唔, 就跟爬山差不多。”
“这个做大后需要的气力也会多一些, 若是能两人或者三个人一起, 能轻松点。”
荣炳武一边踩一边说自己的感受,等到踩了一会儿,感受到小辈眼巴巴的视线, 轻咳一声,若无其事的下来:“哎, 上了年纪, 不中用了,这才一会儿, 就累了。”
秦天晓朝自家男人翻了个白眼, 这男人, 胡扯也看看实际情况的吗?当心大哥揍人。
不过,荣炳文还没有说话,一旁的蒲老爷子开口了:“他二舅啊, 你这是不是把老头子我给忘了?”
荣炳武干笑两声,“叔啊, 你老当益壮, 年轻着呢。”
蒲老爷子撇嘴, 他若力壮, 也不至于干看着了。
这可是经过他手一点点做出来的东西, 他也很眼馋的呢。
荣炳文见这些小子一时半会不会结束,没有继续留在这里, 他要快些回去仔细研究研究接下来的方案。
荣炳武已经感受过这个水车的魅力,也不好留在这里“碍眼”。
于是,两兄弟带着各自的夫人以及两个儿媳先一步离开。
他们倒是想要把几个孩子也带回去,但几个孩子眼巴巴的望过来,再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不忍拒绝。
“哇哦!”
几个孩子可以留下来,都开心的蹦了起来。
他们都是是乖巧懂事的,平日里很少给大人添麻烦。
不过,
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注意安全,不能到处乱跑。”
几人齐齐点头,站在树荫下一动不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很乖,不会乱跑,更不会给爹爹添麻烦。
陆瑶没有与叶佳玥他们一起回去,而是留在这边观察水车的运行情况,看看水车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蒲老爷自然也没有跟着一起离开。
不是他想与一群小年轻待着,而是他是唯一熟练的木工,这些东西都是在荣家人指导下,由他亲手一点点做出来的,他得留在这里,看看有没有别的问题需要调整和修正。
“诶诶,老四你踩了这么久了,该轮到了我了。”
“小叔,我和大哥还没有玩,诶,试过呢。”
“我们也要!”
一行人吵吵嚷嚷,总算是都轮/了一遍。
水车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作中日积月累出来的经验结晶,而来自后世的陆瑶,则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良,可以说是最好的设计,但每一处的地形环境不一样,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些许调整。
好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得出结论:他们做的这一款,除了踩水有点累外,暂时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确定好用,他们也就没继续在湖边停留。
重新拆了水车带回去,蒲家两父子便开始了做大家伙的准备。
而荣家一众,开始继续读书。
蒲家现在已经知晓荣家这些人的打算,做起事情来更加用心。
他们有预感,蒲家能不能重新起来,就要靠荣家了。
第二天,陆瑶几人照常去店铺。
因为李二狗等人是歇业后来的,知道的人很少,所以,今天前来的顾客都没有任何异常,欢欢喜喜的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
唯一不同的是,荣记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